|
|
Publishing 2.0:学术出版的未来之路? |
|
武夷山
王志明
李霞
学术出版作为科学界和出版界的一项核心活动,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其中却一直存在很多种争论声音。比如,是否应该以同行评议作为发表或驳回一篇论文的依据?同行评议能保证公平性吗?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冲击和学术出版产业的发展,近些年也涌现出了多种出版运作模式,比如在线出版、开放获取等,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学术出版的未来方向如何?这是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最近,国外一些著名学术杂志就此问题连续刊载了多篇相关调查报道,更是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就此话题,《科学时报》记者也专门采访了一些出版从业者和相关研究专家,他们的观点勾勒出了一幅未来学术出版的“Publishing 2.0”画面。
社交化出版改善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制度是评价科研工作和专业学术出版的“金科玉律”,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出于种种原因,目前学者们对同行评议有不少意见。“抱怨较多的是评议过程如‘马拉松’,审定意见有偏颇,评议人固执己见、无中生有,甚至借机偷窃他人论点等。”拥有多年中外科技期刊从业经验、如今旅居英国的李霞女士这样说。
此外,“同行”二字本身似乎也面临着挑战。美国阿肯色大学研究教授、《纳米研究快讯》的主编王志明指出:“真正有价值的同行评审现在已经不多了。科学领域越来越细化,科研人员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文章。在期刊编辑面对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投稿的同时,作为评议人的合格同行却变得更少,而且这些少之又少的真正同行却又常常不乐于评审。”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夷山表示,同行评议面临的挑战可以归纳为3点,即学科越分越细,什么算同行?跨学科研究的同行专家在哪里?谁来监督和追究评审者?
显然,如何有效控制和屏蔽这些弊端和缺陷,是同行评议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而可怕的是,在现有的出版模式下,很难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王志明强调说:“同行评议出了问题,部分是科研人员不主动参与导致的结果,但这不是解决眼下同行评议问题的根本。只有改变出版模式才行,那就是社交化(Social Networking)出版。未来10年,当新的科技出版机制逐步建立起来时,我们就将会有更好的同行评议系统。”
王志明告诉记者,曾经有人对他说,如果发科技论文就像发博客文章一样,那就好了。他的回答是:“为什么不可以呢?一些科学博客正在形成社交网,这或许是一种比现有期刊更前沿的成果发表平台。”不过,要实现这一切,一定要遵守现有的办刊规则,顾及现有的期刊评估体系,以及将来的种种可能性。
王志明强调,科技期刊作为主要科技发布平台的作用再过10年也不会变,变的只是形式而已。科技期刊的发表总是需要一种推荐评估机制的,而科技出版的社交化将是一个可能的答案。
武夷山认为,可以尝试一些具体做法,比如,鼓励科研人员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地利用预印本系统来发表初稿,期刊编辑部根据预印本系统中论文的点击数和评价,来辅助判断该文稿的价值。
无论怎样,“学术交流过程中同行的自然认可”这一论文发表的精髓和本质是不能改变的。同行评议的初衷和根源相信也在于此。
电子化期刊一统天下?
最近,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发表了一则通告:从2010年开始,该学会将不再出版纸本的科技期刊,除一份报纸外,所有的科技期刊都将数字化,订户也不再能收到纸本期刊。
“我认为在线出版已经是现状,印刷版期刊没有未来。图书馆和计算机房的区别越来越小。”当记者问到越来越多的期刊开始上网、在线时,王志明的回答十分简单。
不过,电子化出版似乎无法在短期内将印刷出版“赶尽杀绝”。李霞介绍说,当年随着因特网电子期刊的出现,有人预言,传统的印刷出版物的末日就要到了,电子出版将以其快速价廉等优势彻底取代印刷版本的书刊。而如今快20年过去了,该预言似乎并没有完全应验。综观今天的世界出版市场,电子版的期刊确实是迅猛增长,但印本的期刊总量同样是有增无减。虽然仍有人认为它们是在作垂死挣扎,但这样的日子似乎还会继续下去。
李霞表示,在科技出版市场上,真正减少的是纯印本的科技期刊,增加的是“两条腿走路”的学术科技期刊,即印本和电子版同时存在。它们互利互补、交相辉映,而且多数正逐渐转向以电子版为主、印本为辅的局面。传统的印本期刊之所以垂而不死,原因之一,可能是大众的阅读习惯仍以“一书在手,一目十行”为主。不少学者在网上查到了文献,若打算精读,经常是打印出来以后慢慢看。这种习惯和方式是维系印本期刊的生命线。因此,它们最终是否真的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仍需拭目以待。
论文形式的Web 2.0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天才用视频介绍了他的一个想法,北京大学的一个小组用动画设计了整个试验方案,日本的一个团队在线直播了整个试验过程,澳大利亚的一个小组用优美的英文把整个过程写了出来,当然,所有的“参考文献”(第二代意义上的文献)都是可以在网上互联的……这是张玉国在其博文中对“第二代”科研论文模样的一种大胆设想。
互联网为学术出版带来的可能性绝不只是电子化、数字化这么简单,尤其是在第二代互联网技术(Web2.0)出现后。细心的人们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网上论文中开始使用视频和多媒体附件,来直观展现实验中一些效果和发现。那么,未来的论文到底会有怎样的形式?
“多媒体化将是必然。”王志明说:“Web2.0对科技出版或许具有革命性的含义。论文发表的根本目的就是学术交流,在多媒体有助于学术交流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做呢?在很多时候,对期刊专业性的要求,被误认为是要坚持期刊的形式——枯燥的板块式文章,而忘记了期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
王志明认为,未来期刊和网站的区别会越来越小,当然期刊论文要求更专业。而多媒体化后的期刊也会和会议报告有所重叠,同样具有声音、图像的优势。
眼下,关于论文的Web 2.0的实践已经初露端倪。爱思唯尔旗下的一本期刊已经开始尝试作视频摘要,王志明则更加雄心勃勃地希望能够推出视频期刊。比如,建立一个保存具有长久影响力的学术报告的期刊系列,尽管这种模式对现在的科研人员来说还十分超前。据他介绍,视频期刊系列已经推出了第一本,叫OAtube Nanotechnology,而且立即就被最著名的开放获取期刊平台DOAJ数据库接受,成为该数据库中唯一的视频期刊。
然而,其他专家要更为谨慎些。他们认为,多媒体论文的技术可能性和雏形早已存在,但科技论文的形式会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要看市场的需求。
武夷山说:“投稿者需要做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事、花更多的精力来使科研成果更加可视化;出版者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来配备更高级的软件、更大的带宽以及信息化技能更强的专业人员。谁为多媒体表现形式买单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当然,不管未来如何,在论文中加入越来越多的Web 2.0元素已是可以眼见到的趋势。毕竟科研论文的表现力对于其产生的影响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开放获取的迷局
作为对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的挑战之一,开放获取(OA)期刊的兴起是21世纪的事情。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就已经创建了多种免费的在线版期刊。在2001年底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后,包括BioMed Central和PLoS在内的多个专门致力于OA出版的机构成立,开放获取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李霞表示,开放获取期刊有主编、编委和同行评议,本质的区别除了在线出版外,还有对读者免费,只要能上网,读者便可以无限制地阅览下载。而这些期刊生存的条件是面向作者收费,或依靠其他形式的赞助为经济来源。
毫无疑问,开放获取具有出版快捷,出版费用低廉、具有广泛的显示度等自身优势。但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它还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论。专家的不同见解充分印证了一点:要预测开放获取的发展趋势是一件困难的事。
“不成功,便成仁。”这是李霞的个人看法。“如果刊物有经济后盾,比如有富裕的学会、社团或效益好的公司做靠山,期刊本身不盈利也可以维持下去,但这不是长久之计。而对一般的开放获取期刊来说,作者交的版面费通常是很高的,因此稿源是OA期刊生存的关键。”
而一直都积极拥护开放获取的王志明强调:“问题不是开放获取模式如何生存,而是开放获取模式何时才能成为主流。没有人可以质疑,开放获取模式可以更好地为论文发表的根本目的——学术交流服务。也没有人可以质疑,当开放获取成为主流后,可以为学术交流省钱。开放获取期刊的生存问题是暂时的,是既得利益出版团体对新出版模式的阻挠。”
武夷山认为,真正的开放获取有利于低收入者和低收入国接触到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科技文献,这是最大的利。但把期刊订阅费转变为发表费,即使这些钱足够维持开放获取系统的生存,也不能充分实现开放获取的根本效益。因为低收入者、低收入国过去订不起期刊,现在发表不起文章,其窘境没能改变,只是改换了窘境的形式。
不过,到底开放获取的传播效果有多好,目前似乎也没有定论。2007年一项对中国科协数百种期刊的调查表明,60%以上的办刊者认为期刊开放获取可扩大读者群、扩大期刊的国内外显示度、有效提高期刊引证指标、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但美国康奈尔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开放获取并不能增加论文的被引率,二者间没有直接关联。
开放获取能否真正普及,可能只有到未来才能知晓,但作为出版模式多元化的代表,它必将对科学发展和出版变革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人们有理由相信,学术出版的未来会是多姿多彩的。
《科学时报》 (2008-11-11 A4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