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之所至 乐在其中 |
|
北科大洪华:与“工业设计”结缘 参与奥运火炬创作 |
|
刚刚31岁的洪华,从2002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只有6年,却已经成为工业设计领域小有名气的设计师,他将自己的这一成绩归因于“赶上了一个处于上升曲线上的好时代”,同时个人“选对了专业、选对了职业”。他说:“我现在无论是做教师、做设计还是做科研都很上瘾,甚至没有报酬都无所谓!”
洪华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创意设计中心主任。他设计的“竹韵”奥运火炬方案入围2008年奥运火炬设计全球招标四强。
教学感言:
以学生为本,既要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绝不纵容。
“尽管北京奥运火炬最后没有选用我们的设计方案,但能打入四强,对我们整个团队的激励还是很大的。这是一种难忘的经历,也是一笔人生的财富。”
洪华介绍,他们团队设计的北京奥运火炬方案叫“竹韵”,主要灵感来自于竹子,整体是一个竹子造型。“竹韵”与联想集团设计的祥云火炬方案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两件作品一起入选四强,当然,最后中选的是人们都已耳熟能详的“祥云”。
洪华从2005年12月开始参与奥运火炬创作,用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准备。他认为,参加奥运火炬创作是一个与国内高水平设计公司、办学水平较高的设计院校一起切磋交流的好机会。
与“工业设计”结缘
“从个人发展来看,我是幸运的。”洪华介绍,他本科就读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硕士在江南大学攻读,2002年硕士毕业后到北科大任教,后又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一路走来几乎没有任何波折。他觉得自己选对了专业,碰到很多好老师,工作机会也很好。
读初中时,洪华从旧书摊买了一本《最新学科名词大全》。该书谈到工业设计的定义时解释,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这让他立即对工业设计产生了兴趣,因为他对这两样都很感兴趣。后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洪华就选择了这个学科。
在北科大任教后,洪华还与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一起合办了一家设计公司。“初衷既是为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加设计的水准,也是为了积累教学经验,在上课时为学生提供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案例。”几位年轻人从最初几万元的订单做起,慢慢知名度不断扩大,与更多企业有了合作。
洪华坦言,办公司的目标不是纯盈利,而主要是增加综合设计能力,了解现实问题。当他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积累之后,就放弃了办公司,而专注于教学、科研、创作。目前,他在选择创作的项目时,只会选择那些对教学有帮助的项目。
洪华生长在浙江农村,没有上过什么学的父母并没有刻意地培养他做什么,而他自己也只是按部就班地从小学读到高中,虽然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美术比赛等活动,也纯粹只是因为感兴趣。尽管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他认为要想学好一个专业,兴趣非常重要,他庆幸自己选择了一个至今仍然非常喜爱的专业,并在高校这样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发挥特长,既可以教书育人,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展开一些新的尝试。
洪华现在的时间安排里,有1/3从事教学,1/3做科研,1/3搞创作。他很享受这样一种生活状态,每天忙忙碌碌,却也自得其乐。
参与奥运火炬创作
2005年12月初,2008年奥运火炬全球征集活动开始,由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推荐20家国内最高水平的设计单位参加,北京科技大学位列其中。洪华受命领衔北科大奥运火炬创作团队。
“设计奥运火炬最大的挑战在于,既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要有现代感和国际化,从时间维度上来说,既要反映出几千年的文化,又要留有2008年这一特定时间点的痕迹。区区一根火炬,如何才能承载这许多的内容?”试图落笔展开创作时,洪华才发觉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很粗浅和表层的。“补课”成了第一步至关重要的工作。
首先是去天安门广场进行体验。尽管每年都会陪同亲戚朋友去天安门游玩,但当带着搜寻灵感的目的去的时候,洪华却有了不同于以往的发现。从具体的华表到解放后安装的路灯的基座,泱泱大国的气势给洪华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是从前辈的传授中汲取营养。洪华聆听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秦佑国老师关于中国百年建筑发展历程的讲座,理解到对于传统的继承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符号的再利用,而更应该是精神气质上的传承。
再次就是研读文献资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积累了几十年的图书资料,给了洪华很大的帮助。他从大量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料中,隐约地感受到一些“传统造物精神”。
在“补课”的同时,洪华和他的团队也着手初步构思。到2006年春节之前,他们基本完成了初期创意工作,最后归结为4个大的方向:龙凤呈祥、太极鱼、如意、竹魂(后改名为“竹韵”)。这些工作琐碎而费时,大抵是将上述草图进行电脑三维建模、渲染,然后整理成一幅幅能够说明问题的版面喷绘出来。火炬本身的方案加上配套设施方案,差不多用了30张版面。习惯于画好草图即甩手给其他设计师的洪华,这次也只好硬着头皮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完成上述痛苦的工作。
汗水没有白流。2006年3月初,初评结果出来了,洪华团队顺利地进了前9名,之后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团队工作。系内教师自不必说,连他开家具厂的浙江老乡的人马也都派上了用场。图纸上的方案先变成木制的草模,最后转化成精致的机加工仿真模型,犹如姑娘到十八岁出落得亭亭玉立,原来效果图上的生硬和粗劣之气一扫而空。
为了增强方案的竞争力,洪华团队又在原有“竹魂”方案上添加了另一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在火炬头部采用既类似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又有点像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冰裂纹图案,同时将方案名称改为更加悦耳的“竹韵”。这一创意为整个方案增添了不少时代气息。
在这个过程中,又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握手部分的竹编工艺不知怎么实现。洪华首先想到著名的竹乡浙江安吉,但令人失望的是,当地匠人一直没能实现他们所要求的效果。后来才从一位从事竹制品贸易的人那儿打听到四川成都地区的绝技——瓷胎竹编工艺。联系好厂商,他们立即飞赴成都。下了飞机即刻奔赴三友竹编公司(原成都竹编厂),当天下午就展开了工作。最后得到的结果相当令人满意。
最终,洪华所在的团队进入了最后的一轮。由于他们在工艺和结构合理性上考虑得十分周详,2006年9月初第一次上珠峰做试验采用的就是北科大的方案。
以学生为本
除痴迷于自己的专业,洪华对完善教学,成为一名好教师同样兴趣浓厚,在教学方法上也不断摸索、努力创新。
洪华的年龄比他的学生大不了几岁,与学生们尤其是自己带的研究生关系密切。他认为,80后的孩子独立性很强,很有思想,要以引导取代说教。他曾经给学生布置过这样的暑期作业:给家里的人做几顿饭,利用研究生期间发的有限的补助为邻居街坊的孩子们买些小礼物。
洪华认为,对于年轻教师来说,通常会面临着“很专业却不职业”的问题——专业知识和能力不错,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力、素养不足。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提高自身。洪华感到自己教育知识不足,为此研读了很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经常去听校内其他教师讲课,向他们请教教学经验。
“当前,许多老师都提倡‘以学生为本’,但是要践行这一教学理念,必须深入思考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对现行的教学内容也要敢于质疑。”洪华以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试验为例,介绍了自身的经验。
在当前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机械制图课程均以尺规做图作为课程主要内容,但是这种尺规做图是否能够真正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洪华对此提出了质疑:对于一项新产品或创新项目而言,早期的思路通常是浑沌而感性的,这种混沌而感性的思路是很难用精准的制图来表达的。因此,必须要寻找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辅助早期创新思路的展开,而徒手快速表达正好符合这个要求。
对此,洪华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实践背景,提出了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加入徒手快速表达的构想,并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120名学生中展开了教学试验,获得了学生和其他前来观摩老师的好评。“徒手画不光是艺术家的专利,工程师也完全可以用。”洪华说,他将进一步完善这套徒手快速表达的方法,以方便没有美术基础的工科学生学习掌握。
《科学时报》 (2008-8-19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