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元勋,到科技界高层领导……我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办公厅工作的十余年时间里,有幸耳濡目染了周光召的渊博学识、严谨学风、科学精神和高尚境界,这些将是我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从振兴中华的历史召唤中汲取力量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光召认为应当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深入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性竞争的严酷性,从而增加科技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他在多次讲话中指出,要保证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重视、依靠科技与教育——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必然要求。他呼吁,科技工作者应从“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召唤中汲取力量,在科学前沿上努力拼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战场,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科技工作者的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的大计
周光召是最早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做科普报告的科学家之一,他以科学家强烈的忧患意识,指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他强调,实现科技发展目标是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领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我国必须从现在起创建有别于西方过去的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率先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生产方式,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设高度健康文明、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他在新疆做过题为《欧洲的瑞士,中国的喀那斯》的科普报告,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报告中,他展示了亲自拍摄的新疆风景图片,深情呼吁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保护资源,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科技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十余年来,周光召赴全国的近百个城市,作科普报告近200场。每到一地,他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地方的工农业生产、科技发展、资源环境治理与保护、人才培养等问题,强调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以求发展。他坚定地认为,惟有科技知识普及、科学精神深入人心,我们的社会才算真正进入科学时代,科技才能真正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他强调,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劳动,应该让全社会了解这项工作的劳动价值绝不低于在科学研究方面发表论文;从事科普工作的同志也要对自己的劳动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
周光召认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最重要的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他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其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还极大地影响周围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科技团体的任务:推动科技创新、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
周光召指出,没有宏大的、高素质的、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队伍,科技成果就不可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国科协要注重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在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努力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积极培育广大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周光召十分重视发挥地方科协的作用,在任十余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热情鼓励地方科协为推动经济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在会见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时,针对科协反映的具体情况和问题,他恳切地请求给予帮助和支持,对地方科协工作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在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方面,科技团体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应放在哪里?对此,周光召认为,首先要建设特有的民族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价值取向,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此外,培养人才不只是看重个人的素质,还要求形成集体与团队,充分发挥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形成代表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