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陆琦 刘银中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26 7:39:32
西工大副校长魏炳波专访:向加州理工看齐

 

众所周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庆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雷凡培,是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航天三少帅”的青年领军人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共同毕业于哪一所高校。
 
他们的母校,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简称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立足西部,服务国防,为我国国防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贡献,一批杰出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
 
集三航于一身
 
“西工大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集三航于一身。”西工大副校长魏炳波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建校伊始,学校就确立了“公诚勇毅”的校训,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凝炼出了“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的“三实一新”校风。进入21世纪以来,西工大学子胸怀科技强军和建设西部的崇高理想,努力拼搏、顽强攻关、矢志创新、追求一流,铸造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西工大精神。
 
70年来,西工大牢记科技强军使命,弘扬国防科技特色,秉承“三实一新”的校风,所培养的14万名高素质人才中,大部分在国防企事业单位工作,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这些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不少人成为国防重大型号和工程项目的领军人物。张庆伟和雷凡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部队和基地,活跃着一个个西工大培养出的将军群体,仅在总装备部某基地就有从西工大毕业的12名将军;空军某基地的司令员、政委、总工程师均为西工大的毕业生。魏炳波说:“西工大的毕业生们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辛勤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播洒着青春和热血,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务实、创新的作风。”
 
以三航学科和平台汇聚科研队伍,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能力,西工大是为数不多的牵头承担多项国防重大型号和工程项目的高校。比如,设计定型多种型号的无人机,现已装备部队;在研的多种更加先进的无人机型号,被列为重点武器系统;由西工大技术抓总研制的某型远程自航水雷取得重大突破,原理样机的海湖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研制的两个型号航空吊放声呐现已装备部队;学校参与神舟飞船的研制任务,其成果已在神舟飞船发射过程中成功应用。
 
抓住教学和科研两条生命线
 
西工大之所以能够为国家国防战线和国家经济战线输送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学校的办学特色有着密切关系。
 
“西工大始终把教学和科研作为两条生命线来抓。”魏炳波告诉记者。
 
西工大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两个永恒的主题。
 
近年来,西工大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优势,以国防重大型号项目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将科研与本科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科研与教学两大中心任务的融合。
 
一方面,不断发挥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主导地位,制定有力措施鼓励教授、专家、学者上讲台,传授科技前沿思想及科技发展动态;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参与科研项目和理论研究,大力提高本科生专业素质和科技开发能力,实现教学和科研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向教学转化,使其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丰富教学内涵。魏炳波说:“这些反映了当今科技前沿水平的成果,及时更新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使本科生可以享受到学校科研领域的新成果,对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和吸引力。”比如,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开设的现代飞机总体综合设计课程和现代飞机结构总体设计课程,引入了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和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等先进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授课质量。
 
同时,西工大鼓励广大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能够做到内容不断更新。首先注重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新技术、新器件和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据统计,近5年来,西工大有384项科研成果引入本科生教材,149项应用于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
 
魏炳波认为,西工大的学生在国防领域和民用工业中都很受欢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西工大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又很踏实,一门心思就想把工作做好;二是,学生不仅学到了本专业传统的、系统的知识,而且接触到了该领域最新的前沿知识,因此创造力很强。魏炳波说:“要成为研究型大学,不能只是传播知识,更要通过科研产生新的知识。教师和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规律,要尽快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可谓是西工大的强项。从西工大承担项目的类别便可以看出:70%的项目是工程技术领域的,30%的项目是应用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领域的,而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开展得很少。魏炳波概括:“整个学校的情况,就是三分之二的力量在工程技术领域,三分之一的力量在基础研究领域。”
 
最近5年来,西工大的核心竞争力,即三航领域,提高特别快;主要的科研指标上升也很快。魏炳波介绍,西工大在一些标志性的工程中,例如航空、航天、航海、机电、材料、力学、动力、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品牌专业,并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部分专业学科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科研经费来说,去年一年,西工大的科研到款达11.93亿元,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五;从科研成果的产出来说,去年的论文总数为5500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15,按人均产出率算就更高。
 
尽管是一所工科见长的学校,但是西工大正在部署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思想: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要真正成为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只有工程技术是不行的。”魏炳波指出:“工程技术是科学理论工程化的一个过程。真正原创性的东西多数是从基础性探索开始的,一般不会从一种技术开始。西工大要想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只有这样,在今后工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才有后劲。”
 
2007年,由西工大牵头的重大基础科研项目“自愈合陶瓷基复合材料基础问题研究”顺利立项;与兄弟院所联合申报的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新型绝热材料烧蚀机理与验证”也批准立项。西工大基础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去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论文499篇,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EI论文999篇,国际会议论文ISTP 374篇。其中,符小卫副教授在《系统仿真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一种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研究》获得首次公布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称号。
 
魏炳波说:“西工大虽然不会把纯自然科学研究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但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工程技术,也成不了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西工大今后真正发展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走的很重要的一步。2005年12月,西工大党委全会上姜澄宇校长正式提出,西工大要花15年时间建立一个强大的应用理科。”
 
向加州理工看齐
 
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西工大有两个很重要的举措:成立了理学院和基础研究院。
 
以前的工科院校一般只有基础课部,没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这些基础专业系。魏炳波介绍,西工大的理学院是2003年7月由原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和化学工程系整体合并而成。应用数学系和应用物理系1984年同年建系,并且同出自原基础课部和数理力学系;化学工程系的起步,远可追溯到1938年建校之初,后由于学科整合和教育发展需要,几经调整,1958年并入材料系成为405、406教研室,后在1993年恢复系的建制,直至并入理学院。
 
作为理学院的首任院长,当年魏炳波的任务是:以“立足国防、服务三航,开展应用科学研究”为宗旨,确立理学院的发展方向。
 
摸索了一年,魏炳波制定了理学院的发展方向:西工大理学院的参照对象是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是世界知名的航空航天院校,同时该校的数理化在全美名列前茅。魏炳波认为,加州理工学院之所以有很强的数理化,一个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和航空航天紧密结合。魏炳波说:“任何一个国家,最顶尖的科学技术都在国防领域中应用。加州理工学院实现了国防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在航空航天领域提取关键的物理、化学、数学问题并解决之,那就是诺贝尔奖层次的工作了。”西工大理学院从此立下一个目标,就是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从国防领域中提取国际学科前沿的科学难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2003年至今,短短6年时间,理学院发展很快。学院设有9个本科生专业、19个硕士点(含共有4个)、7个博士点(含共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物理化学”在全国名列前茅。魏炳波说:“西工大的理学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多个研究领域具有发展优势。但是,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和姜校长的要求,使西工大的应用理科达到与三航学科并驾齐驱的水平,实现基础研究和国防技术的真正融合,还需要十几年不懈的努力。”
 
2006年,西工大成立了基础研究院,作为院长的魏炳波认为,那实际上相当于是西工大的自然科学基金会。他说:“每年学校拿出1000万元,完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标准遴选项目、培育项目。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西工大的基础研究水平步步登高。”
 
西工大的强项是工程技术,而她正在努力的是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把基础研究和国防技术结合在一起。魏炳波认为,只会造飞机、火箭、导弹、鱼雷,那是不行的。因为作为一所大学,教学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工业设计尽管很重要,但是应该融合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魏炳波简介
 
魏炳波,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长江学者,首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曾任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金属学科评委、国家“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理科材料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空间材料科学研究、液态金属深过冷研究和快速凝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1996年入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科学时报》 (2008-9-26 西北工业大学柒拾周年校庆,原题《努力实现国防科技与基础研究的协调发展——访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魏炳波教授》)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