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蒋永华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5 2:24:24
蒋永华:学术论文投给熟人又何妨
 
说句实在话,稿子写好了,作者特别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作者,心中往往没底,托熟人引见一下与编辑甚至主编沟通交流,这是人之常情。个别作者甚至直接跑到编辑部,毛遂自荐,也并没有什么不好。作者动用自己的智力资源与社会关系资源,争取发表,既是合法的做法,又是作者积极性的体现。一般而言,一个有追求的编辑不会拿自己的刊物作交易,发表劣质论文自取其辱。
 
事实上,熟人与否并不影响正确评价文章的质量,因为学术标准和人的情感关系是两码事,一个优秀的学术编辑,往往要善于利用熟人关系,约到一批著名作者、实力派作者的稿件。如果著名学者“看面子”愿意向刊物惠赐佳作,刊物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负责任的刊物,往往在稿件的取舍中已经蕴涵了对稿件的评价,起到了引导学术前进的作用。关键是,作者要善于领悟刊物的意图,与刊物的追求相合拍。现在的问题往往是,想当作者的人太多,安心当读者的人太少。作者如果不读人家的刊物,不知道人家的学术定位与学术追求,投稿的命中率当然不会高。相反,作者有机会与编辑真诚沟通、切磋学术,这样既有利于刊物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作者特别是年轻作者学术水平的提高。
 
当然熟人有利也有弊。文章寄给熟人朋友,达到发表水平理所当然地会顺利发表;不能够发表,作者应该反思自己的学术研究、论文表述。作者投稿给编辑,是支持了编辑的工作,编辑应该代表刊物感谢作者,代表刊物给作者发稿费;其实这里面还有另一层面的东西也必须指出,编辑在从事公正的劳动时,实际上在传播作者的学术思想、观点、创见,作者同样也会对持公平立场、慧眼识珠的编辑心存感谢之情。我以为,一方面,编辑应该理解作者,同样,作者更应该理解编辑。学术期刊的作者、编者、读者,是学术期刊赖以存在的土壤、阳光和水分,是学术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学术为重,理性为重,面子并不重要。缺失了学术,大家都没有面子。
 
一言以蔽之,是否熟人并不重要,贵在论文的质量,既然相信自己的论文有质量,可以发表,确实没有必要给熟人、朋友添麻烦,但也不意味着不能给熟人投稿,只是不是给期刊社、编辑部施加人情的压力罢了。据笔者所知,总有那么一些期刊社、编辑部坚持稿件的质量标准,不论是否熟人,唯质量是从,甚至六亲不认。正是因为是否熟人一个样,所以,作者一般不会专门找熟人。这恰好反映了学术编辑队伍主流是好的。至于歪门邪道,什么地方、什么行业又没有呢?为了学术共同体的尊严,编者与作者应该携起手来,加强沟通与联系,这对于学术事业至关重要。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室主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