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千万为和谐 |
|
马国馨院士:2007年中国建筑业回顾 |
|
栏目主持:计红梅
本期关键词:中国建筑
马国馨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曾多次主持和负责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获国家、建设部和北京市一系列奖励,以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等奖励。
回顾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进步,给中国建筑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筑学成为一门显学,成为全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学科。
建筑正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创造城市新的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数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十分难得的,今后的发展可能将逐步趋于理性繁荣。
回顾2007年,中国建筑界有几个值得抒写的成就。
奥运建筑——中国建筑的开放姿态
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牵动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
2007年,奥运建筑进展十分顺利,无论是从设计、施工还是其他各个方面,奥运场馆的硬件建设都完成得十分圆满。主要建筑如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以及其他新建、改建的场馆陆续完工。此外,城市道路改造、北京地铁、新的航站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不断提升的建筑水准,也体现了我国建筑的开放性特征。
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建筑基本都由我国自己承担。而18年后举行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以开放的姿态充分吸取了国外建筑师的优秀理念、技术和工艺。在鸟巢、水立方等几个主要场馆的建设上,与国外建筑团队合作,这是改革开放之后十分重要的成就。
中国建筑是开放的,这一点毫无疑义,但如何开放、如何选择,这一点,学术界和社会各方仍然存在争论。我国曾经拥有灿烂的建筑文化和历史,而且当代建筑业也很发达。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城市建筑中片面“求洋”、“求异”的现象不少,国外设计师被盲目追捧的情况也比较突出。
但是,争论是正常的,开放是正确的。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来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通过与国外交流、合作,实现与世界水平接近,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当然,具体要如何操作仍有待争论和反思。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本土建筑师在奥运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天才和创造性,表现十分突出。他们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完成了许多方案的优化。中国建筑师、结构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许多领域并不比“洋建筑师”差。北京新建的奥运建筑中只有3个是与国外合作完成的,如鸟巢、水立方、顺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其他十几个场馆都由中国建筑师独立设计和建造,如国家体育馆、北京射击馆、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老山自行车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北京大学体育馆、农业大学体育馆、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和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等,它们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准,反映了中国建筑水平在与国外交流中不断提高。
我认为,中国建筑在面对“洋建筑师”时,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毕竟中国的实践机会多,只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充分自信,终究我们的水平要走向世界。
居者有其屋——解决人民住房需求
“居者有其屋”至今都是百姓最美好的愿望。
北京在解决人民住房需求这个问题上面临较大压力,而北京是全国的缩影。北京住房需求相对旺盛,需求对象比较复杂,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在探寻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居者有其屋”的过程中,政府不断推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等项目,以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对于日益高涨的房价,政策的宏观调控效应正在显现。
目前,由于政策并不十分完善,体制上依然存在漏洞,经济适用房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开着名车买经适房”的报道还时常见诸报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真正有需要的百姓通过政策的实施得到好处,如何避免让牟利者去钻政策法规的空子。这将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
城市生命体——解决发展和保护的矛盾
20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人类以发展的名义宽容了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多少城市都在上演“大拆大建”的剧目。而“大拆大建”正在抹去中国城市的个性,扼杀中国城市的历史和生命,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毁灭机制。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每个城市有自己的文化和特色,有自己的历史传承。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在保护的同时要发展。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人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历史街区、老旧建筑将如何在新的时代保留下来和发挥作用?这一点,北京遇到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在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2007年,北京市规划委和市文物局共同发布了《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共有71处、188栋单体建筑入选。这是值得记录的一笔,这体现出人们已经将建筑保护的观念从古代建筑扩大到工业遗产和近现代建筑。
建筑不仅仅是房子,“平方米”的概念不足以描述它们的生命。三大奥运理念中的人文奥运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北京的人文底蕴极为深厚,如何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珍惜、爱护它,使它们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延续和发展,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
中国建筑的好与坏——应当由中国人自己评说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财政部、监察部和审计署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当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不顾国情和财力,热衷于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占用土地过多;一些建筑片面追求外形,忽视使用功能、内在品质与经济合理等内涵要求,忽视城市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忽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这些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希望能够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从管理和制度上加以解决。这一《意见》出台后的效应,由于建设周期的原因,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对建设行业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岁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其中北京坐拥3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和当代万国城。
国人对于这次评选看法不一,有人为此欣喜万分。我认为我们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认识,以平常心来看待,欣喜之余更应慎思。
首先,建筑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其次,我们的判断标准不同,价值观也不同。西方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和美学观,而中国需要考虑适应中国的国情、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适用、美观,应当是我们的标准。
中国建筑的好坏最后还应当由中国人自己来评说,因为最了解中国国情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洋建筑”大举进入国内,而是我们在开放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建筑和技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应当选用“适宜技术”,而非一味追求“高技术”,并非所有高技术都适合我们,因为高技术需要高成本投入。引进很容易,关键在于选择适合我们的东西,而选择的标准就是考虑我们13亿人口、资源缺乏、建设量大、效率不高的现状,能够促进自主创新,能够体现科学发展。
北京的建筑有引领示范的作用,在审批和建设上更要十分慎重和科学,因为北京的辐射作用力量很大——搞得好,可以在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上起很大作用;搞得不好,过于奢华浪费,再推而广之,那损失就太大了。
(记者 刘丹/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