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来源:青海博客 发布时间:2007-12-13 22:40:40
最近采访了刘东生
 
【画面】电影黄土地开篇画面
 
【音乐】黄土高坡歌曲
 
中国黄土地的厚重,在民歌里传承了上千年;有一个人,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无数次地走进黄土高原,问道玄黄,探寻地球生命的缘起与成长的年表,把黄土记录的古地球环境追溯到260万年以前,完整解析中国黄土的厚重,被人们称为“黄土研究之父”。他就是200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
 
【标题】引领科技创新的旗帜
 
——问道玄黄 刘东生
 
[画面]刘东生照片和获奖盛况
 
[声音]画面原始同期声,继续黄土高坡音乐
 
[字幕]刘东生 1917年出生于沈阳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参加了南极考察队 74岁
 
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 到达北极 79岁高龄
 
2001年再一次踏上青藏高原的雪峰冰川 85岁高龄
 
2002年获世界环境科学最高奖——泰勒奖
 
2004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踏入“死亡之地”罗布泊
 
2007年 希望研究外星的黄土
 
我们见到刘东生,是在2007年的5月11日。他在生病出院后不久,便来到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他始终认为,这个团队是最为宝贵的科研财富。
 
(刘东生)你有一批人,这批人在活着的时候,在一起工作,能够互相结合,互相讨论,思想上也有一些碰撞,形成一个中国黄土研究的这么一个思路,我觉得是非常宝贵的现在来说,五几年的,六几年的,七几年的,八几年的,我们这一批人都在这儿, 00:28:11这个科学创新需要有这么一个核心,你没有这么一个核心,你光有实验室,甚至你光有一些文献,也很好,但是不容易出思想,不容易形成一个科学上的力量。
 
这种科学的力量成就了刘东生,也成就了中国黄土研究。在我国,黄土区域的面积达到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遍布北方六个省份,并拥有全国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和全国居民的五分之一,从古到今,炎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战胜了各种灾难,塑造着中华文明。然而,黄土高原的黄土究竟从哪里来,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半个多世纪以来,刘东生和他的学生们孜孜不倦地解读着黄土这本无字天书的秘密。
 
(刘东生)这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这种现象现在有没有呢,现在还有,就是说我们每次沙尘暴,有的时候也有高空来的,高空的以外,有人类活动影响,那就大了,那些垦区,春天了,你种的土豆,土豆都是切成块,埋在土了,风沙一来了以后,把土都吹起来。 00:50:40 把里面的土豆都吹走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收成了,所以有时候吹起来就很厚,有些把土都吹走,你要在内蒙,你要吹,吹哪儿,就吹到我们河北了,从河北北边就吹到北京了,这样子一步一步地吹过来的,你像北京,街道里胡同里,一刮风的时候,同样有一些尘土。
 
刘东生认为,沙尘暴是记录地球生命的轨迹。他追寻这种轨迹还要从1954年说起。那时候,在河南会兴镇,也就是后来的三门峡市,刘东生偶然发现了黄土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刘东生)吃完晚饭以后,天也黑了,走到外边,就看有一排灯,一排灯,远远地看,它延长的很长,一排这样的灯,在上头又一排灯,在上头又一排灯,三排,可能零零星星的还有,三排很整齐的,这个一般的很少见,
 
对于一个黄土高坡上的小镇来说,应该不可能是楼房,也不像重庆那种上坡上不规则的建筑,但这样整齐的建筑又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让天生好奇的刘东生辗转难眠。
 
(刘东生)结果第二天早晨我就奇怪,我说是怎么回事呢,我再去看看,那个三层房子是什么人,怎么回事?
 
这一看,刘东生发现了中国黄土地的真正色彩。
 
(刘东生)看到窑洞,一排一排的,就觉得有点奇怪,怎么这么整齐,为什么呢,结果一看呢,就是窑洞那个屋顶,上头全是一层很硬的那个砂礓石,现在还说就是结核了, 00:11:47 这三层一样的,全是有红土,有料将石,下头有黄土,当时我还真是不懂,回来我就把这个现象跟一个土壤学家,叫朱显谟,他说你看到那个古土壤,过去的土壤,不是现在的土壤。
 
一般情况下,黄土是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而红土,是在一种湿热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也就是说,这些红土不是随风吹过来,在红土层形成的那些年里,可能没有太多的沙尘暴。
 
(刘东生)00:32:58它本身来说是由于整个的一个气候波动,气候冷的时候,黄土可能多一点,气候暖的时候,古土壤多一些,这样子气候的波动的一个产物,或者他本身来说就像一个指路灯似的。
 
刘东生终于在一望无际上下全是黄的里边,我找到了一个线索,找到了一个可以深入解破这个谜的关键。
 
(汉景泰)南铺油田11亿吨大油田的发现,用了一个,叫抱着金娃娃,我想也是说,刘先生他这个黄土研究也是属于抱着金娃娃,找到了金娃娃。
 
(刘东生)00:22:07当时那个时候,心情特别兴奋,你知道吧,因为什么呢,因为深海同位素,那是第一篇文章,埃米里阿尼呢,他是诺贝尔化学奖的一个合作者,他就用这个氧同位素的方法研究那个深海的是微体生物,做出来了,就是一冷一热,一冷一热,一冷一热。过去统治世界有几十年,这个四次冰期,可是埃米里阿尼做出来的呢,好多次,七八次,八九次,我那个黄土一个古土壤是暖,黄土冷,古土壤暖,黄土冷,画出来的这个曲线跟艾美李艾尼画的一样,我简直说是,那时候兴奋极了,兴奋极了。
 
但是刘东生还不敢立即打破四次冰期学说。
 
(刘东生)不敢打破这个框框,这四次冰期这个界限不敢打破,所以我跟李(李四光)老先生都不敢提,因为我明知道李老先生主持四次冰期,我这来一个八次冰期,那简直不行,那时候的思想不解放,结果就没敢提这个事,但是文章我是写了,有一个同志地震局现在在那儿,叫王克鲁的,他帮我画图完成的,都写好了,后来一想算了,犯忌讳的。 00:24:54
 
1961年的时候,他和李四光等科学家代表中国去波兰华沙参加第六届国际第四纪大会,宣读了关于中国黄土的论文,那是中国解放后第一次参加国际活动。
 
(刘东生)00:18:15这个黄土,我的论文写了四五遍,也不成,后来李老先生,他找我谈话,他说你这个黄土在哪儿做的,怎么做的,那个地方情况怎么样,那个地形怎么样,黄土有过厚,黄土有多少层,你看到什么了,上边是什么样,下边是什么样,黄土本身什么样,非常非常详细。他说你这个黄土在哪儿发育的最好,我说我看到的离石最好,他给命一个名字叫,离石黄土,这是他起的名字,下边这个我就给他介绍怎么样怎么样,他说下边这个哪儿最好,我说离石这儿不好,我说旁边一个地方叫午城,午城那儿最好,那就叫午城黄土,所以马兰黄土,那是安德森叫的,离石黄土和午城黄土,是李四光先生命名的。确定了以后就写成了一篇论文。 00:22:07
 
后来,刘东生又在研究古生物的老伴胡长康帮助下纠正了自己命名的偏差。
 
(刘东生)00:02:20我起个名,地层名字,就是叫午城黄土,但实际上这个呢,就跟过去搞的,红色土是一样的,她(刘东生老伴)知道我都不清楚了,所以这样呢,她一指点我这个黄土就对起来了,不然的话我这个午城黄土跟红色土就矛盾了。
 
刘东生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发展了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奠基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 中国黄土研究的万里长征,终于走完了第一步!
 
动画片花
 
50年代中期,中科院有个重要的研究项目——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刘东生设计了大面积网格状路线的调查方案。依靠两条腿,各调查小组历时一年,步行走完了每条1000多公里,共计行程上万公里的路线。在黄土高原,完成了东西与南北向的10条大剖面,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成了中国黄土研究的万里长征!
 
(刘东生)00:13:45因为这个1957,1958年,正好就是说,我们一批年轻的同志,全都成长起来了,所以我们就是做了可以说具体的来说,做了十条大的剖面,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把整个黄土高原,中国的黄土高原就是等于清理了一遍,当时所做的工作呢,直到今天看来还是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的。那个时候就是我们这个集体的形成的一个雏形。
 
在此基础上,1964年至1966年,刘东生和同事先后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分布图、中国黄土分布图,出版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黄土的物质成份和结构》三本专著,成为世界黄土研究的经典文献。
 
但是在60年代,刘东生进行黄土研究颇具成果之际,从黄土高原更上一层,奔赴了青藏高原,这到底是他科研方向的转移,还是另有打算呢?
 
(刘东生):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说青藏高原上这个冰川哪,雪呀,融雪呀,把那些东西从青藏高原送到这个黄土高原这儿来了,当然它送来以后呢,再经过风的加工,再经过风的吹扬,那么在黄土高原这儿怎么说呢,在黄土高原这儿再沉积下来,这是整个一个形成黄土的一个过程,就是物质的来源,经过的风力搬运,产生呢,再沉积下来。这是一个黄土的形成过程的一个全过程。00:16:07 现在已经证明了,当时来说呢,只是一种假说吧,或者说是一种设想,根据理论上来说,应该如何,但是你没有证据不行。
 
希夏帮玛峰海拔8012米,孕育着大量的冰川,这些冰川是不是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带着这一问题,1964年,刘东生开始了新的考察。
 
(刘东生):到了昆仑山上,你看到昆仑山上跟下了一场雪一样,上面全是黄土,就是风吹的,那个东西落在那儿了,新鲜的,黄土高原上是若干年以前的黄土,但是你在昆仑山,你再往西往南一点,在青藏高原,你可以看到现在形成的黄土的那个踪迹,所以这样子,从青藏高原一直到黄土高原,你从现代到古代,从源区到沉积区这样整个一个过程,连在一起。 00:17:33
 
这一年恰逢中尼公路正在开通之中,筑路民工劈山开道,存在了亿万年的山岩巨石第一次在世人面前暴露出嵯峨面目,对于地质学家来说真是个事半功倍的天赐良机。他们通过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证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晚近的事件,而且在200多万年中强烈地上升了3000米!青藏高原的不断隆起,导致北方气候逐渐干旱,冬季风和夏季风从北部、西部沙漠、戈壁刮来大量的沙尘,在这里沉积,大约每一千年堆积一到二厘米厚,一直到今天,形成了巍巍的黄土高原。
 
关于黄土的成因,自19世纪初就有“风成”与“水成”两种主要学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和同行们经过艰苦努力,从描述黄土的沉积分布特征入手,划分出以中亚地区的岩漠为中心,向外依次出现巨大砾石组成的戈壁、粗沙组成的沙漠、细颗粒的黄土沉积等分带,确定了黄土沉积的来源和风成的原因,提出了具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证明了黄土高原是千百万年来由大风带来的尘土逐渐沉积而成的,这一理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接受,平息了170多年来黄土成因的风成和水成之争。
 
但是,这仅仅是他科技创新的第一步,黄土本身的形成,在地质上,曾经有两个问题悬而未决,一个是空间的分布,另一个就是时间的确定。中国黄土空间的确定,通过黄土研究的万里长征和青藏高原的考察,基本确定。可是黄土的年龄确认,还像一个谜,让他魂牵梦萦。
 
动画片花
 
随着古地磁、同位素等高新技术方法的出现,黄土年龄的确定研究也迎来了曙光。1981年,刘东生和同事在陕西洛川又发现一个三十多层的黄土剖面,一个更大的千层饼。从这个千层饼中,刘东生用古地磁的方法,通过超导磁力仪发现黄土的南北磁性并不一样,按照我们现在地球的磁性,应该是上北下南,有的黄土磁性却发生了倒转,而这个倒转就是鉴定地球年代的重要特征。
 
(刘东生)磁性它一个时期以后它要倒转,现在我们的北和南,在若干年前,七十万年以前,我们的北极,地球上的北极和南极是反的,现在我们认为的是北,过去七十多万年以前是南,我们黄土里头你找到了这个记录的标准,根据古地磁一个正,一个负,一个正一个负,这样的一个次序来推出来(250多万年)的。00:21:02
 
(汉景泰):刘先生也很谨慎,你像洛川剖面可能做了不下五六遍,最后刘先生就背着样品到瑞士去了,在瑞士的海乐古地磁实验室一起来测了,怕出什么纰漏,刘先生就叫这边赶紧打钻,再做一套,做的结果都很好。00:27:04
 
刘东生等研究地质的中外科学家,无一例外地都把这些黄土的剖面看成是“世纪年轮”。刘东生根据不同层次黄土磁性的变化,进一步推导出不同时代地球环境的气候变化,1982年,就确定了中国黄土沉积系列的年代学的框槛!到了1985年,刘东生出版了《黄土与环境》这一著作,重建了地球260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一幅古地球环境的长卷。而且这幅长卷与已经公认的地球冰芯和深海沉积物图谱不谋而合。这证明了黄土记录地球变迁的全过程的划时代意义。
 
(朱日祥院士)对海洋上过去气候的变化可以通过海底沉积物来研究。那么冰芯业绩记录了很完整的气候变化。但是还有比如30%是陆地,陆地的气候变化,跟深海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么陆地哪一记录最好?那就是通过刘东生的工作看,就是中国的黄土,中国特有的地质现象。
 
(郭正堂):00:44:11黄土本身它有它的优势,它反映陆地上的环境,另外黄土就是说它跟干旱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它的物质是来自干旱区的,所以它反映,对干旱区的演化反映很好,另外一个就是黄土是大气粉尘沉积,所以它跟大气环流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和气候变化越来越引人注目,世界各国的环境科学家普遍试图从深海沉积物和极地冰层的古环境变化中,寻找气候变化的规律与趋势。有关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的研究结果表明,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经历了许多次的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变化的旋回,而人类的文明就是在温暖的间冰期中诞生的。对于过去的历史,需要陆地的研究结果来验证冰芯和海洋的研究结果。因为黄土是由风力搬运的粉尘沉积于地表上所形成的环境,包括了很多环境的信息,对于这个信息库的解析,是认识环境演化的第三个突破。刘东生完成了到现在为止,全球惟一完整的陆地沉积记录,使中国的黄土成为认识全球变化的一把“钥匙”,能够让人们更为直观的看到地球和气候演化的历史。极地冰心和海底沉积物的获取都很艰难,也极为宝贵,并且局限于钻探的一小部分,但是中国的黄土却凸现在陆地上,千百万年的历史,一层一层的清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且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刘东生)23:00冰心一个尺子,深海一个尺子,黄土也做出来一个尺子,这三个东西呢,可以依次序地把它对比起来。我们黄土,大陆上得出来很多结果跟深海的不一样,和冰心的也不一样,这也就是我们研究黄土的重要之处,这样子,我们说明了比他说明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东西。比深海,冰心。所以这也是黄土的工作里头的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吧。
 
2002年4月12日,刘东生由于在认识和运用地质沉积物,了解全球性的环境变化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就,站在了世界环境科学最高荣誉——“泰勒环境成就奖”的领奖台上,宣读了他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黄土的发现——过去人们认识古地球环境的途径只有两条,一个是通过极地的冰芯,另一个是通过深海的沉积物。如今要加上一个内容,这就是中国黄土。
 
(刘东生)没什么贡献,大家做的工作,就像泰勒奖的主席所说的,这是你的光荣,也是你们研究所的光荣,也是你们国家的光荣。
 
这位解读了黄土天书的科学家在他上大学的时候,曾经与自己的兴趣失之交臂。1938年,刘东生考入了西南联大,秉承父亲工业救国的思想,他最早选择的专业是机械系。
 
(刘东生):01:02:30我一个老师叫谭锡畴,他那时候就是说,云南昆明附近有一个叫易门铁矿,易门铁矿原来是土法开采,到一抗日了,铁值钱了,炼钢啊,那时候就找他去看,值得不值得大规模地开采,别人都不敢看,不能说,他去了一看就知道,这个矿,值得开采,而且开采多少年没问题,我觉得地质这一块很神,那样子,我下决心,开始学地质。这个思想呢,就跟原来,我们受欺负,日本人那时候,把我们赶出老家,赶出东北,那不就是因为自己国家穷,自己开不了矿,那时候抚顺煤矿,日本人开的,铁矿日本人开的,鞍山,日本人都已经开了,所以那种思想就一直想,中国人自己能够开矿,最开始最原始的是开矿你开了矿,你才能炼铁,炼铁你才能炼钢,炼钢你才能造机器,造机器你才能谈到一切。
 
学习地质,还与刘东生小时候热爱大自然的生灵有关。
 
(刘东生)那时候,三四岁的时候,我那时候就逮那些玩意儿,家里呢,还挺称赞我,说这个孩子眼睛好,到草里头就能抓住那些小虫子,我抓回来,搁在小铁盒里头,装着,来保存着,有时候一出去就抓很多回来,但是那时候也不懂,抓了以后,搁在盒里头,盖上盖,搞的很紧,到第二天一看,里头死了很多的,闷死了,我记得那时候大哭了一场。
 
刘东生考入了西南联大,很快被这里的大自然吸引,围绕滇池进行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环游。
 
(刘东生)我们就从昆明出发,沿着那个滇池,走了一圈,我们三个人,走了一圈下来以后,我就感觉自然界,那跟这个城市,我过去没到过野外,全是在城市长大的,确实大不一样,大自然看到的东西呀跟在城市里头看,那真是叫坐井观天,从那以后我感觉这地质太有意思了,所以我后来就学地质了。 00:04:03
 
刘东生最终如愿以偿学习了地质。成就刘东生梦想的西南联合大学,当时是一个可以灵活选择专业和导师的著名院校。刘东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后,刻苦求学的精神让他的同学印象深刻。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梦熊)他在学校(西南联大)的时候,大家的印象是比较用功,一般活动参加不是很多,他的笔记一般比人家记得好,那么到了野外实习,他的作图也比别人好。
 
1942年,刘东生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他师承中国地质调查所著名科学家杨钟健进行古脊椎动物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解放后,新中国百业待兴。1954年,国家提出治理黄河,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当时37岁的刘东生决定离开古脊椎所,去从事没有人愿意做的黄土研究。这一选择,让刘东生演奏出完美的乐章。
 
(刘东生)00:42:38黄土高原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无论是研究生物的演化也罢,你无论是研究大气的环流也罢,你无论是研究地形的变化也罢,你研究农业的发展也罢,你研究文化的发展也罢。对于科学家来说,同样黄土高原我们虽然看着它很简单,但是正像七个音符一样,我们需要把它奏出更伟大的新的交响乐,而对于画家似的,虽然是几个颜色,但是我们可以画出不朽的杰作来,为将来服务吧 被访者:我以前也说过的,这个黄土高原不但像一个我那个时候想不但像一个老奶奶似的,可以给你讲很多黄土的历史,黄土的故事,从这里头你可以想到,今后为非常美好的未来。
 
动画片花
 
1964年至今,刘东生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刘东生的相当一部分科学考察工作是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完成的。他开创了"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演变"新领域,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因为刘东生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之后,2004年2月20日上午,刘东生院士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向他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这位在地球环境科学领域工作了50多年的老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国皆知的人物。
 
2007年4月,全球两个最大的地球科学联合学会之一的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大又授予刘东生洪堡奖章。刘先生本身却不知道的,他的学生参加这个会议时才知道。
 
(谭明)为什么授予刘先生这个奖的,他有这样两句话,我印象很深,我还把它记下来了,它有一句话是这样的,他说刘东生建立的黄土作为非常完美的过去,250年大陆气候历史积累,是多少科学家一代代梦寐以求的成就,他是这样来描述,记述刘先生的成就的,另外他还有一句话,刘东生是一位罕见的在科学研究和领导才干上都极其优秀的双料人才。
 
早年,刘东生创建了西安黄土研究室,培育了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现在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就是一支由从中国、比利时、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国”兵团,是国内外同行中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生力军。他的学生中已有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为国家培养的人才,组成蔚为可观的学术梯队。中国黄土的几代研究者与他们所研究的黄土年代,呈现一个有趣的序列:刘东生基于黄土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此后,刘东生的学生丁仲礼等人把它推到600万年至800万年前;再年轻一辈的郭正堂等人更是追溯到2200万年前。
 
(刘东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的2000多万年的黄土,这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几十年前那时候,就上个世纪了,前人的研究就叫甘肃系,甘肃系,甘肃最发育,所以给它的名字叫甘肃系,这个甘松系地层用了几十年了,大家都在用这个甘肃系,比如说全国的地质图,甘肃的地质图,以及我们工程建设各方面,对这个地层全叫甘肃系。过去认为甘肃系,河流呀,湖泊呀,这样冲击形成的,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 00:10:22 是由于干旱形成的这种系,因为也许今天说2200万年这些黄土,在过去若干年又有新的发展,不断地发展,说明我们中国的科学在不断地进步。 00:11:00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把这归功于野外科学考察。在刘东生看来,只有到大自然中去,才能真正有收获。
 
(刘东生)00:04:38这个工作呢,有机会既进行一些探险,同时就是说也把探险所得到的材料来进行一些科学上的创新。或者说也是为了创新而进行一些探险。
 
有好几次,刘东生都是在探险考察中险象环生。
 
(刘东生夫人胡长康)我知道他在新疆,像托木尔峰去考察吧,有一次过河,一下子,他不是骑着马过河,马蹄子大概滑了一下就把他摔倒的,冲下去了,幸亏有一块大石头,要没有那块大石头,他就可能冲跑了。
 
但是他的亲人,几十年来一如既往支持他的科学探险。
 
(胡长康) 00:45:07你搞地质,我们搞古生物,你不跑野外,你就没有东西可做,没有材料,你就认识不了大自然,所以非常愉快的支持他去的
 
(刘东生)因为我这工作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出差,在家里的支持,再一部分呢,就是回来以后,因为我爱人她本身也是在地质单位嘛,她搞古生物的,所以对我这些工作基本上都熟悉,所以这方面有时候给我们提一些个建议吧,不光是行动上的支持,也有思想上,有一些东西,有一些建议,我感觉对我来说,帮助很大。
 
刘东生在探险中科研,在科研中痴迷。
 
(杨小平):01:01:14有一次我们所里去长白山地区考察,那一天去的时候,那是9月份,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天气应该是,还是可以的,结果到了天池,就是长白山顶上的天池,天气突然变了,风也很大,有点乌云密布的感觉,我当然觉得天这么冷,穿的衣服也不多,所以赶快周围看一看,天池湖泊形态,周围天池,因为它是一个火山湖,火山湖总的一些地貌特征赶紧记一记,然后天冷嘛,我们都赶快去找车,在车附近,讨论一些现象,结果我们要走的时候,当时我们的考察队的队长,刘老师,就说小平,刘先生呢,我说哎呀,我倒真没注意,刘先生到哪儿去了。天冷嘛,但是我已经明白,刘老师意思让我去找找刘先生,我就到处找,然后跑到在地下没找到,跑道天池,离湖比较近的地方,天池顶上的时候,我看着刘先生还是在聚精会神地素描图,把这个天池附近的地貌地形和地质情况画在他的笔记本上,我一望眼,这不就是前面的景象吗,当时天冷,刘先生流着鼻涕,当时好象,给我的感觉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天气已经发生了变化,完全在读这个大自然界的现象,在解读这个奥妙,所以这对我影响很大,历史地质工作是非常有意思,我们都不怕严寒,天气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还怕什么呢。
 
(谭明)00:59:58我有一个朋友叫余克服,是咱们科学院的南海海洋所的研究员,他是做珊瑚工作的,有一年他专门为刘先生安排了一次出海这样一次野外考察,那一次出去时间还不短,我记得好象是有一个月,还超过一个月,很长的时间,他就给我讲,没有想到我们出海,我们这些人经常出海的,到了那个风浪,大风大浪的时候,我们都受不了,都躺下了,就刘先生拿着摄像机,还在那儿拍,什么事都没有,我说真了不起,真是超级老头。
 
现在,刘东生还坚持到研究生院上课,并且指导学生们的野外考察工作。
 
(吴乃琴)00:02:1390年,跟刘先生那是我刚到地质所来,还没有接触黄土,第一次跟刘先生出野外,老先生那个知识面特别宽广,你到哪里的话,山川地貌啊,风土人情啊,还有一些历史的典故啊,老先生都可以给你讲,讲的非常生动,老先生记忆力很好,这些东西我们身上,平时是你回去专门有这个机会去学呀什么的,通过跟老先生跑一次野外,做一些实习,我就觉得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感觉到这种收获受益特别大,确实很多次,以前书本上课堂上都学不到的东西。到现在十几年以后,我很多事情我印象都是特别深的 00:04:21
 
(吕厚远) 他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说做实验,他讲,就是说有的人对这个科学实验里边,科学数据里面,是零,还是零点零零,这么一个差别,很多人不是很熟悉,有的人他就写了一个0.00这么一个结果,还有人笑话他,实际上他就不了解0,和0.00之间的差别,他们精度上的含义,你连这个都不了解的话,你就很难严谨地做科学实验,他在这些细节上对我们非常细的一些指导。
 
2006年4月16日,北京又一次降下罕见的沙尘暴,他立即安排采样和科研。
 
(秦小光)他说你马上叫组织学生去采样去,赶快采来,赶快做工作,因为那一天非常难的一次机会,第二天一大早,半夜下的嘛,然后我马上找了四个学生,刘先生的四个学生,赶快给他们安排,我们做同位素结构,比方说做力度磁化率,我们确定,看样子那一次沙尘暴,它主要是来自于退化草原,因为大的磁化率很高, 00:33:26
 
提起野外考察,还有一个故事。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赫芬在中国还相对比较落后时来中国考察时,在一本书中写道中国知识分子不愿意干体力活,喜欢戴着眼镜坐在沙发上读字典,翻古典文献,刘东生时常拿他的这段话警示自己和自己的学生。
 
(杨小平) 01:05:07 刘先生对这段话比较很在意,因为刘先生有非常强的民族骨气,就是我们中国人要通过自己的地质学研究,我们自己热爱地质学,热爱野外考察这个工作,让外国人看到,我们并不是就喜欢戴着眼镜看字典,而是我们有能力来解读大自然的奥妙。
 
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在七、八十岁时,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
 
(刘东生)00 38 00过去我们老师袁复礼先生讲,他说地质学就像僧人,和尚有一种叫云游,云游啊,我到各处去走,各处拜访,各处名山大川,这样子他走多了以后,自然就成道了,就成功了,地质也是这样,各处看,看的多了以后,融会贯通。
 
他的学生们都佩服刘东生的科学敏感性和旺盛的精力。在刘东生看来,他的科研和野外考察工作永无休止。
 
(刘东生)一个学地质的人,不应该在家里颐养天年,永远无止境的,我是最近这些年,我就每年至少争取出去野外工作一次,去年吧,我到了萨拉乌苏,萨拉布俗,就是内蒙,鄂尔多斯。 00:34:00前年呢,是到了甘肃泰安,就是2200万年那个黄土,大前年,我是到了罗布泊,新疆的,那是最难到达的,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去。33:00 地质研究,特别年轻人,应该不限于地球本身,应该地质学的研究应该是到其他星球,这是我们现在恐怕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有人说,与其说他是一个学者,不如说他是一个行者。而他又比行者更能感悟环境和生命。
 
(刘东生):南极那个地方,你知道吧,特别,你到了那个地方以后,你站在那儿,一点声音也没有,任何一种声音都没有,不要说什么车吗喧哗了,就是任何一种自然界的声音都没有,听不见水的声音,也听不见风的声音,看不见什么,就是看着从近到远处一块一块的冰往下漂流,那个冰有的时候,它还转,在水里边转,形成不同的样子。 00:35:56那时候想到的世界宇宙,本身来说就是这样的,因为在一个很静的环境里头,但是呢你看不见的,听不见的,但是它在,自己在那儿一点一点往下走,也没人破坏的,它就自己,那时候的心情,就感觉这宇宙的这个世界,宇宙的这个变化实在是伟大,看起来我们来说,感觉人哪这些活动太渺小了。
 
(刘东生夫人胡长康):他的创新精神,他脑子里头始终就是喜欢多想问题,就是比方说走路出去吧,他不喜欢老走这条路,都多走几条,他脑子里老在想这个事,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
 
原文链接:最近采访了刘东生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