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春莲 杜晋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8-3-28 10:32:26
大学校长呼吁“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保持大学的清醒”
大学的困惑:求知还是求职

2008年2月23日,南京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董金林摄)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如今,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所说的这道门已经很难闭上了。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不少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访师兄问师姐,钻研走向社会之道,为此不少教授学者很揪心。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外界现实利益的诱惑下,大学精神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呼吁大学回归净土,营造宁静校园。
 
大学生到底应该“走出去”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还是应该“坐下来”老老实实读书,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1004人参与)显示,25.8%的公众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不够社会化,过于强调理论”;17.2%的公众觉得他们“过度社会化,缺乏理论修养”,54.5%的公众认为如今的大学生“理论和实践都缺乏”。
 
走出去!社会不喜欢“乖孩子”了
 
北京某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张帅算了算,自己每周有22节课,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是乖乖呆在学校好好学习的,但是她没有,因为在张帅心目中还有“头等大事”——跑新闻。
 
张帅不久前开始在北京某都市报实习。从那时起,她总会想尽办法请假、逃课去跑新闻。采访回学校后,她还要写稿,甚至为此经常熬夜。
 
有老师质疑张帅这是瞎忙活,学习成绩不好将来怎么找工作?但是张帅心里很有数:“我们学校很多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甚至不会写消息。”她认为,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是两码事,新闻单位在招聘记者时经常将“是否有实践经验”放在首位考量。这让久经考验作品多多的张帅感到“很有底气”。
 
本次调查也显示,66.8%的公众认为当下的大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参与社会实践。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出现了个别大学生回炉高职院校(技工学校)的现象。本科生往往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上岗后不能马上进入角色。于是,一些大学本科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再深造”,弥补自己理论多、实践少、上手慢的不足。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曾坦言,国内高校专业技能教学与企业人才技能需求脱节。他说,学校教出来的技能很多是企业不需要的技能,而企业需要的技能,学校没有教或教得比较肤浅。
 
“我们老师也要面对现实!”华中科技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感叹道,很多学校对学生过于强调理论教育,而这种模式容易变成“复制教育”,“求职时,大学生拿出来的都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招聘单位,面对千篇一律的‘复制品’,你说他们该如何选择?据我所知,招聘单位往往选择那些更有特色的学生。”
 
这位老师认为,现在的社会不喜欢“乖孩子”了,作为老师,更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摸索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
 
“闫老板”,是清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二学生闫海的新绰号。半年之前,闫海休学半年,返乡创业。
 
“当时老师并不支持我的想法,他觉得在校期间应该潜心研究。”如今,事业已经步入正轨的闫海开始批判导师的观点:“导师不是自己也说要‘学以致用’吗?我这半年的经验让我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闫海认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理论学习,所以大学生都应该争取机会,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地到社会上去实践。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校园的生活、思想风气的过度社会化,这不是真正的‘走出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的刘运生教授提醒说,对“走出去”的观念要具体分析和看待,当下很有必要的应该是专业和知识的“走出去”。
 
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保持大学的清醒
 
毕业于武汉大学管理学专业的柳芳,从来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大学四年和研究生三年中,她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在很多同学看来,她这样的“书呆子”不会找到好工作。但是,她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进入了一家顶级保险公司做业务员。
 
“我并不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社会实践就能获得多么好的能力和经验。很多没有想法却盲目跟风的人反而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失去自己的判断。”柳芳说。
 
调查显示,17.2%的公众觉得当下的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缺乏理论修养;32.3%的公众认为大学生应该留在学校,安心读书;35.8%的公众更担心“走出去”会让学生变得急功近利。
 
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艺学的耿波老师认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做不同的事情,大学生还处于求知的婴儿期,更应该关注自己知识体系的形成。
 
面对当下校园闹哄哄的“走出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刘运生教授很担忧:“现在的学生似乎无心潜心学习,大家不再以学问衡量自身,而是攀比工作、房子、票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指出,大学里传统的行为准则正在被实用主义所取代,学术不端行为频出,官僚主义盛行,大量师生涌入“名利场”。只有保持大学的宁静,才能保持大学的清醒和理性,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目标所在,才能自觉坚持和守护大学的精神和原则,激发和保护教师、学生对于学术的兴趣、热情和追求。
 
“度”的关键在于“你想要做什么”
 
“我已经坐不住了,静下心来看书已经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王胜永说,以前的大学生个个都是“天之骄子”,既不用发愁学费,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可以安下心来去追逐理想,但是我们这辈儿没那福气了,我们注定很“纠结”。
 
调查显示,21.1%的公众认为,“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的说法,只会加剧他们的迷茫,对选择安心学习还是大胆出去实践更无所适从。本次调查显示,54.5%的公众认为如今的大学生理论和实践都缺乏。
 
一位参与调查的网友留言说,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做学问,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洞悉“世事”同样也是很重要的“做学问”。所以学习和社会实践并不对立,正如《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所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调查显示,68.9%的人觉得“走出去”应该有个度,不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走出去”,部分学科的学生应该潜心治学。
 
但是,究竟什么情况下要“走出去”实践,什么情况下要“闭门”读书,其中的“度”又怎么把握呢?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副主任陈鹏认为,“度”的关键在于“你想要做什么”。陈鹏说,无论你想做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自己将来的道路——是考研,还是找工作,或者明确找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都决定着自己如何分配实践和理论的时间比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们希望校园回归宁静,与人们鼓励大学生走出去参与社会实践,两者之间并不冲突。”陈鹏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陈教授则认为,大一大二的学生还是应该扎实地学习理论,之后再去实践,不然以后在实践中就欲速则不达了。
 
当问到具体哪些学科大类的学生应该“走出去”时,公众给出的排名是:管理(60.7%),经济(59.6%),农学(46.9%),法学(42.2%),工学(40.7%),艺术(40.2%),教育学(32.8%),医学(29.5%)等等。
 
此外,有27.1%的公众认为无论什么学科都应该“走出去”,也有2.9%的公众认为都不应该“走出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