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陆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6-4 22:44:54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灾后重建的重要课题
 
“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已先后派出60多名专家赶赴灾区开展震后建筑应急评估工作,对未倒塌房屋进行评估。连日来,他们在四川都江堰、绵阳、德阳等城镇地区累计检测评估建筑约800万平方米。”作为这些专家中的一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王俊告诉《科学时报》记者,灾区触目惊心的场景让他心情沉重。
 
“严重损坏的房屋约占10%,主要是农房、砖混砌体结构、底框结构等建设年代较早的、抗震设防较低的房屋建筑。”王俊说。
 
在近日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承办的“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工程建设问题”论坛上,来自建筑领域的多位院士认为,在地震不可避免、地震精准预报尚需时日的今天,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如何更好地改进地震区划,是灾后重建中关系百姓长远安危的一个重要课题。
 
适当调整地震区划
 
令王俊稍感欣慰的是,专家们现场考察时,发现符合“89抗震规范”的建筑基本上没有严重损坏或倒塌。“89抗震规范”是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简称,已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标准(GB50011-2001)。
 
调查过程中,王俊发现,实际地震烈度比地震区划图中的设防烈度大了许多。我国建国以后已经制定过4代地震区划图,图中划分出每个城市、乡镇的抗震设防烈度,这是工程抗震设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事实上,有相当多的强震发生在区划图上的低烈度区或其附近,如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等。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中也存在这一问题,如德阳、绵阳区划为6度,北川、绵竹、汶川、都江堰区划为7度。
 
对此,王俊建议适当调整地震区划,因为这关系到灾后重建的一系列标准问题,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组织研究和落实。
 
地震预报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因此,王俊认为,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上。他建议,吸取国内外多次大地震恢复重建的经验,认真、仔细地进行震害调查,进行整体规划并划出不适宜建设的地区,适当提高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医院的建筑抗震分类标准,将村镇建筑纳入国家规范体系,对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上部砌体房屋进行严格设计,适当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和结构整体抗震水平,加大规范执行力度的监督检查。
 
共同负责结构抗震安全
 
针对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建筑和桥梁破坏倒塌的情况,主要从事建筑结构抗震理论和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钱稼茹指出,在灾后重建前,修订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具有重大意义。他建议,应重新审定我国城镇设防烈度,并考虑建筑用途,增加建筑重要性系数。
 
对于震后恢复重建规划,钱稼茹强调,对于新建建筑,建筑师与工程师要共同负责结构抗震安全。
 
钱稼茹认为,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区能力出发,规划用地应避开灾害高风险区;要把防灾安全控制在规划选址和可行性论证阶段;应考虑建设以社区为单元的城镇防灾体系。尤其是对于医院和学校建筑,应采用抗震能力强的结构,增大结构刚度,抗震结构措施要符合比设防烈度高1度的要求,加强整体牢固性。此外,他认为,对于村镇建筑要按照规范规定抗震设防,尽可能不采用石结构;采用生土结构时,要减轻屋盖自重;加强对自建房屋的指导,重点是如何加强结构整体性。
 
应用隔震技术
 
鉴于我国灾难性大地震多发生在地震区划图上的低烈度区,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认为,除了按烈度设防外,更要着重防御突发性的大地震。
 
他认为,“要建造强地震中不倒的房屋,一方面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标准,另一方面要采用有效、成熟的结构隔震等技术,建造强地震中的安全房屋。”
 
传统房屋在地震时激烈晃动,梁柱开裂,内部装饰、设备被破坏;而隔震房屋在地震时缓慢平动,变形集中在柔软支座,以保护结构和内部装饰、设备。
 
据周福霖介绍,传统抗震技术根据预定烈度,加强构件,硬抗地震,只能保护结构;而隔震技术能够应对突发地震,通过调整结构动力参数,以柔克刚。
 
1993年,在广东省汕头市陵海路38号,中国第一幢隔震房屋诞生了。这栋楼房不是直接建在地面上的,而是压在23个橡胶支座上。这些橡胶支座的直径有60厘米至80厘米,外形就像是一个大的蜂窝煤。周福霖介绍说:“这座楼房建成后,已在1994年和2006年经历了两次台湾海峡强震,隔震楼房的居民普遍称没有感觉到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武都县有3栋砌体结构的6层隔震房屋表现良好,震动缓慢,屋内家具完好,墙体无裂缝。“周围的房子有些都开裂了,这些房子却安然无恙。”周福霖表示,“推广应用隔震技术,是提高各类建筑结构物抗震安全性的最有效对策之一。这种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很有可能在四川灾区重建中应用。”
 
提高教育建筑抗震能力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土木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带领他的团队对成都、都江堰等地区的房屋进行了详细调查。他在调查中发现,成都地区的建筑物并没有因地震造成较大的结构裂缝,房屋结构基本安全;都江堰市区70%以上的房屋可以加固修复。
 
对此,江欢成指出:“是否可以把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注意力从过渡安置房转到加固和修复损伤建筑中来。”
 
江欢成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假如建设100万套过渡安置房,每套20平方米,夹心彩钢板房每平方米约2000元,那么费用就达400亿元,另外还要加上基础设施费数百亿元。
 
江欢成说:“灾后重建决策要冷静、理智,需要搞调研、走程序,在做好地震区划、安全评估、灾后重建规划后再搞建设。”他还特别强调,首先要安置中小学校,同时要检测道路、堤坝等基础设施。
 
目前我国的建筑物法规要求,新建建筑要满足最新颁发的相关技术标准,而对于已经存在的建筑,则并没有规定其一定要进行加固以满足新的技术标准。也就是说,我国现存建筑结构按照其建成的历史时期不同,存在多种不同的质量水准。
 
“这次地震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江欢成说,“如果将所有的建筑物都加固到新标准的要求,确实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也不现实,但却可以逐步让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先加固起来,比如教育建筑。”
 
江欢成认为,提高中小学教学楼抗震能力的措施主要包括:将教育建筑的强度设计标准提高1度;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如楼板和墙;提供多道抗震防线,纵向包括框架和墙,横向包括墙、构造柱和腰箍,走廊加柱;不采用预制板;加强构造柱拉结;不采用悬挑走廊;有条件时,可采用隔震垫隔震。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中小学校建设成为社区安全庇护所。”江欢成说。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