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侠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3 12:41:47
李侠:为未来投资,科技界更需要扩大内需
 
最近两则关于科技的信息颇为引人关注。其一是2007年度中国科技论文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其二,据《自然》网站报道,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准备投入2.5亿英镑,建立44个研究中心,并在未来5年中培养2000名博士。这将是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博士培养的投资(科学网12月8日)。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持续加剧的背景下,第一则消息令国人振奋,第二则消息的重要性则被日渐焦虑的国人所忽视。联想到国家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出台的宏大的4万亿扩大内需的计划,仔细检视这份计划的分配图,一个遗憾就是对科技的投入严重偏低。据发改委公布的初步方案,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投资是400亿元,仅占总额的1%。考虑到医疗卫生历来占大头的现实,真正能够落实到科技事业的投资估计不会超过0.5%。在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日益加大的今天,对科技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反观中国科技界当下的处境,仅从R&D投入最多的2007年来看,也仅占GDP的1.49%,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2.5%的平均水平。这些年中国科技界的发展路径一直锁定在严重透支潜力的轨迹上,因此,中国科技界更需要扩大内需。
 
客观地说,中国科技投入长期偏低,历史欠债比较严重,最近几年稍有改观。如2007年投入3710亿元,占GDP的1.49%;2006年投入3003亿元(约合376亿美元),占GDP的1.42%,比上年增长23.5%,而我国科技论文2007年比上年增长33.5%,同期美国在2006年的投入为3437亿美元,占GDP的2.62%。从这组数据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相对于国内其他行业来说,中国科技的产出效率是最高的,还没见到有哪个行业用如此少的投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这种产出水平即便拿到国际上也是相当惊人的。结合最近几年的资料分析可以预测,如果能够增加科技投入,那么,我国科技事业的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其二,目前成绩的取得,除了上面提到的科技投入增加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即巨大的竞争压力。我国目前的研究人员总量与美国接近,而科技投入差距巨大。由于这个原因,我国科技事业一直徘徊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粗放型科技发展模式(数量巨大,质量偏低),而且在政策供给层面,偏好短期利益的政策制定理念越发根深蒂固。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发展模式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举措。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增加科技投入除了可以实现上面提到的可见进步外,尚有许多更为重要的意义。科技建制的功能不仅仅是进行科学研究活动,还肩负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目前高等教育系统每年要吸纳600多万应届毕业生进入大学与科研机构继续学习,一方面为未来经济复苏预先储备了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危机期间的就业压力问题。再者,随着经济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各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保守主义日趋严重,为了有效应对这种状况,可以借此机会增加留学人员的数量,从知识上打破发达国家的贸易与技术壁垒,为经济复苏储备必要的人员和知识支撑。中国的科技基础还比较薄弱,它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有限,目前的制度安排无法为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持,将严重削弱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劲。此外,这也关系到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模式转型。
 
经济学的研究已经证明,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4方面: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创新,投资于科技恰恰为经济发展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方面作了必要的准备。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通过对美国1948~2001年经济发展长达53年的考察发现,知识进步胜过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数值已经达到37%,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TFP)。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科技界的内需恰恰是战胜经济危机的有效手段。上面提到的英国实行大规模的博士培养计划,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一种高明的摆脱危机的策略,这种远见值得我们学习。全球化把世界分成胜利者、受益者和失败者,对科技的投入至少可以使我们避免沦为失败者。前段时间,笔者开会时曾与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葛霆研究员聊天,他提到我们在美国两房债券投资业务中,之所以出现大幅亏损,是因为我们缺少真正了解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专门人才和知识。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仅仅具有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显性贡献,而且还具有可以避免全球化进程中滋生的诸多潜在风险的隐性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就是为我们国家的未来进行投资。毕竟通向未来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现在。因此,拯救科技请从现在开始。
 
(作者为中南大学教授)
 
《科学时报》 (2009-1-2 A4 周末评论)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