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张巧玲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1-19 2:38:27
巴黎第六大学教授石·米歇尔:我的根在中国
 
“我的根在中国。”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得者、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教授、国际著名催化专家和化学家石·米歇尔(Michel Che)在纸上画了一颗大树:“就如同这棵大树一样,它的根永远扎在土里,我也是如此,无论我在哪里,都改变不了我有一半血统是中国人的事实。”
 
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的短短一个多小时中,石·米歇尔说了这句话不下3次。他告诉记者,他此次来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了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奖。而这份奖对他来说,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情意。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这份奖对他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中国对他30年来在中法科技交流中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李灿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我高兴的是,它把法国和中国联系在了一起。”石·米歇尔则告诉记者。
 
对中国充满好奇
 
走进石·米歇尔的房间,他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文件夹里的那份非常珍贵的资料拿给记者看。这是一份记录石·米歇尔家族从约560年前至今17代人信息的家谱。石·米歇尔是其家族的第16代子孙。
 
“我的中文名字叫石明善。”石·米歇尔说,Michel Che只是他的法译名。
 
石·米歇尔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1919年,他父亲远赴法国留学,之后定居法国。1941年,石·米歇尔出生在法国Lonys,母亲是法国人。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78年石·米歇尔第一次随父亲来到中国前,他对中国都一无所知。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曾有过不愉快的回忆。”石·米歇尔说,他还是小孩的时候,受到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影响,中国在当时法国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扭曲了的印象。石·米歇尔因为被同学认为是中国人而常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为了证明自己是法国人,石·米歇尔发奋学习,他的数学、写作都是第一名,尤其是法语课学得非常好。
 
“当老师宣布我法语拿了第一名的第二天,同学再说我是中国人,我就反问他们,为什么你们的法文没有我好?”石·米歇尔说。
 
“我想石·米歇尔那么年轻就变得那么优秀与他儿时那段经历不无关系。”李灿说。不过,儿时的那段经历更使石·米歇尔充满了对中国的好奇。
 
“无论如何,父亲从小就告诉我,我有一半血统是中国人,因为他是中国人。”石·米歇尔说。
 
“我的眼睛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去山西老家,那里的人一见我就指着我的眼睛说,‘你是中国人’。”说这句话时,石·米歇尔的语气中已明显透露着自豪。
 
1975年,年仅35岁的石·米歇尔就晋升为法国巴黎大学教授。不久之后,他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大使馆的电话。
 
“他们让我来中国工作,做一个机构的主任。”因为无法离开妻子和三个孩子,石·米歇尔没有立即同意这个邀请。不过,正是这个电话让石·米歇尔萌生了来中国看看的念头。
 
“当时我跟他们提出,想和父亲一起去中国,我父亲已经有近60年没有回过自己的祖国。”石·米歇尔的这个要求很快得到了北京大使馆的同意。
 
1978年,石·米歇尔随父亲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到达父亲出生的那个小乡村的那一刻,我的感觉很奇怪,我一点都不感觉陌生。他们一见我就说,我的眼睛深处透露出的眼神表明,我是中国人”。
 
石·米歇尔告诉记者,当时他来中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大使馆的人告诉我,中国当时正在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他们希望全世界的华人都能回国,我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来到中国,石·米歇尔待了两个月,除了随父亲返回故乡外,石·米歇尔还在中国作了他的第一个学术报告。
 
然而,短短的学术交流也让石·米歇尔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我非常难过,中国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科技,或者说科技非常不发达。”石·米歇尔知道,中国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而中国科技的发展必须依赖他们这些国外朋友的积极帮助。
 
“从1978年开始,石·米歇尔始终如一地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帮助中国。”李灿告诉记者,之所以推荐石·米歇尔获得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奖,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法国催化界最早启动中法学术交流的学者。
 
“这一点很不容易!因为不仅在改革开放之初,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科技水平和世界都有相当的差距,帮助中国引进国外的学者,把中国的催化科学推荐介绍到国际上去,其中的困难有多大可想而知。”李灿说。
 
不过,石·米歇尔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促进中法交流和合作。在近30年间,石·米歇尔几乎每年都要来中国访问,他先后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十余个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聘请为兼职教授或荣誉教授。他的实验室(国际著名催化研究中心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待中科院派遣的访问学者和研究生,迄今已有数十位中国学者和学生曾经在其实验室进修和学习过,这些人回国后有相当一部分已成长为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学术带头人。
 
见证中国科技30年成长
 
2008年,李灿当选为国际催化理事会主席。国际催化理事会是国际催化领域最权威的组织,在过去50多年中,国际催化理事会一直由欧美的科学家主导,李灿是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出任该学会的主席。
 
“我之所以能够顺利当选国际催化理事会的主席,也离不开像石·米歇尔教授这样对中国友好的国际知名科学家的积极推荐和支持。”李灿说。
 
李灿告诉记者,他与石·米歇尔最初是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举行的中法催化学术交流会上相识的。石·米歇尔正是中法双边催化讨论会的组织者,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组织中法催化学术交流会。
 
到20世纪90年代,中法国际合作开始升级。在石·米歇尔的积极推动下,国际重大科研项目“环境催化”启动,此项目吸引了法国催化界许多科学家参加到和中国催化同行的交流中来。1998年项目结题时,中法科学家建议将双方的合作更深入一步。
 
2000年,在石·米歇尔教授的努力推动下,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及Total集团公司合作共建的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在大连成立。该联合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昂催化所牵头,其中,包括中科院、中石化等中法两国13个科技力量雄厚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是我国与法国建立的最有影响的联合实验室之一。
 
1999年,石·米歇尔受聘为大连化物所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顾问委员,2005年被授予荣誉教授,2006年被聘任为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或许是这些项目的牵动,或者更深的情感在牵动,近年来,石·米歇尔来中国越来越频繁。
 
“我越来越喜欢中国。”石·米歇尔拿出他的护照给记者看,护照显示,仅从2002年至今,他就有7次来中国的记录。
 
现在,如果让石·米歇尔谈论中国的文化,他绝对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最让他欣慰的是,他找到了越来越多中国和法国的共通点:“中国和法国非常相似,就像日本和德国非常相似一样。”
 
当记者问他对近30年来中国科学的看法时,石·米歇尔说,如果说1978年,甚至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科学发展还比较缓慢,从1990年以后,中国的科学发展可以用“快速”来形容,2000年以后则可以用“飞速”来形容。“现在有许多方面中国的研究已居世界领先水平了,看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感到自豪,因为我也是中国人。”
 
石·米歇尔笑着说:“经常有人说让我提建议,但是现在经常是中国的科学家在教我。”对于中国科学的未来,石·米歇尔也充满信心:“诺贝尔奖以前大部分来自美国、欧洲,现在越来越多来自日本,我认为不久以后也会来自中国。”
 
《科学时报》 (2009-1-19 A1 要闻)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