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尚未最终结束,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各行各业陷入普遍衰退的窘境,教育却往往呈现出相当繁荣和备受欢迎的一面,因为大量的“知识精英”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回到课堂“充电”,为将来经济转暖时有更强的竞争力做好知识储备。2009年MBA报考人数急剧增长,就是一个证明。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笔者认为:要化“危”为“机”,一方面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同时要更注重教育系统的内部改革。
投入与改革并重
就高等学校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整而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人才;第二,为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别是为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建立一个安静的家园;第三,发挥知识外溢效应,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在政府层面,为最大限度抵御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央政府紧急出台了新增4万亿财政资金的救助方案。这笔资金中,政府已经明确有一部分将用于教育和科技领域。
以笔者看来,政府还应进一步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如果我们能够以此为契机,在统筹兼顾的前提下,采取更大胆的举措,以更大的力度投资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不仅可以切实起到拉动内需的效果,对于更长时期内的经济增长,则有望取得可观的“乘数”效应。
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政府抓教育投入力度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着重抓教育结构的调整,抓教育系统内部机制、体制改革,抓多种形式办学(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发挥民间的力量)。
高等教育专业调整的契机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反映了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分工、产业结构等,集中地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种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同样面临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相伴行的一次调整。国家提出的重点发展的新兴学科、新兴产业,必然导致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人才培养自然也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优化升级;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都将对专业结构调整提出新问题。
从全国来看,全国人才供求形势和岗位需求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了人才市场上的结构性过剩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目前同济大学正在研究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机制,及时定期发布高教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校适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把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结合起来统筹规划。
从高校设置专业方面来看,设置新的专业,应进行科学论证,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有成熟的学科和师资支撑,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不求全而求尖、求特、求实,并加强对新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只有这样上下配合,多方协调,才能加大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
高校促就业要打“组合拳”
首先,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大学生的就业实力。高校应对学生因材施教,深化教学培养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应根据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不断深化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毕业生的专业基础并拓宽其专业发展的适应面。努力探索人才培养过程的复合型、灵活性和应用性,发挥各高校学科优势,为大学生提供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的复合专业背景培养机会,做到一专多能。
其次,提升高校软实力,契合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增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柔性设置,鼓励院系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培养计划,更新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增加教学计划中的应用性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性。在人才培养、职业指导中,加强对学生人际沟通、文明礼仪、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组织领导等软实力的培训和提高,全面提升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性和综合竞争能力。
再次,高校实施各部门联动计划,关注各个环节,支持学生就业工作。
高校应进一步整合办学优势,关注人才培养的源头和中间环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共享和工作联动,建立诸如招生就业联动制度,形成招生与就业双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预评和预警制度。搭建有效平台,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系列行动计划的有序实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毕业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保障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培养其创新精神,奠定学生的职业基础。
高校应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学生建立一个从入校到毕业离校的全面、有效、个性多样的职业辅导体系。在时间上做到全程、在对象上做到全面、在内容上做到丰富、在空间上做到无障碍,通过建立学生发展档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通过多种途径,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帮助拓宽学生就业视野、尽早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为他们的就业之路和职场生涯奠定基础。
促就业政府大有可为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也大有可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在就业政策上继续创新。大学生统招统分的年代已经成为一种记忆,政府不再直接为高校毕业生安排工作,但是在很多问题上政府仍有空间可以作为。
通过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法律、制度、法规、条例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协调有关单位、部门(如财政局、工商局、税务局、人事局、劳动局、公安局、科委等),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中央层面推出系统化增加就业岗位的激励政策,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服务,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其次,做好就业调研和数据统计工作。
政府可以成立调研专项工作小组,组织社会各界用人需求调研,深入所辖区域的市、区(县)的企业和单位调查研究,分地区、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统计需求的毕业生专业和人数,研究问题,商讨对策,及时向上级政府汇报,为政府完善就业政策、措施,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实施提供依据和指导。
再次,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政府应扩大社会的用工需求,制定有效配套措施和合适比例,加强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拔录用、人才储备及培养锻炼工作;通过一些适度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自办实体,减轻就业压力;人才交流机构要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收费标准,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联网。
同时,要为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创造条件,解除其后顾之忧。可以继续出台鼓励大学生西部、基层就业的优惠举措,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疏通毕业生“先到基层锻炼、逐步选拔、择优任用”的成才渠道。
在大学毕业生中挑选志愿者,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服务,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从中挑选优秀人员充实公务员队伍的做法,是完善双向选择的有效办法,并且有可能逐步形成一种制度,鼓励毕业生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四,要引导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解决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政府、企业、高校的事情,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给予理解和支持,打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人文环境,齐抓共管促就业。
政府应该借助媒体多层次、多视角关注大学生就业状况。对解决就业难上有突破的单位和行业要树立典型,弘扬先进,给大家树立信心和健康导向。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要说真话、出实招、导向健康。
(作者系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时报》 (2009-11-17 B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