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NAS:研究证明含锡化合物致中华鲟畸形 |
胡建英小组的研究唤起了中华鲟保护工作的新角度和新思路 |
5月27日的Science新闻专栏(ScienceNOW)详细报导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胡建英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研究论文“Malformations of the endangered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and its causal agent”。目前,研究成果除了被ScienceNOW报道外,还被环境新闻在线(environmentalnewsonline)、路透社、福布斯等国际上近百家新闻机构和出版物报道或转载。
该文章研究发现,我国I级保护动物、珍稀濒危的野生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中出现了严重的畸形现象,其中眼睛缺陷发生率有1.2%,躯体畸形发生率有6.3%。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这种畸形现象被证实与一种广泛应用于船舶涂料、木材防腐的含锡化合物——三苯基锡有关。这种化合物虽然在水体中含量极低,但是通过食物链放大,可以在鱼体中富集到很高浓度,其中鱼卵中浓度可达7.8-53.5 ng/g水平。这些在鱼卵中富集的三苯基锡化合物最终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毒性,引起了畸形现象。该课题组通过三苯基锡显微注射西伯利亚鲟受精卵重复了该致畸过程,证明了这个结论。另外,该课题组的研究还发现,环境浓度水平的三苯基锡可能还会导致鱼类的产卵力和繁殖力下降。
长期以来,鱼类资源的减少和鱼种灭绝现象一直被认为主要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有关,环境污染一般只作为模糊的第三原因,没有任何研究证实具体的某种污染物与鱼类的资源减少和物种灭绝直接相关,该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就中华鲟而言,长期以来,其种群减少和灭绝风险都被主要归罪于过度捕捞和因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建设引起的产卵场破坏,因此我国在1988年将中华鲟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商业捕捞;从1984年开始实施人工受精、孵育和放流,每年向长江放流数万到数十万只幼鱼。但是目前为止,虽然中华鲟禁捕20多年、人工放流20多年,种群数量依然在急剧下降。针对这个现象,该研究唤起了中华鲟保护工作的新角度和新思路,降低中华鲟栖息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工作重点。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