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大学主办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在北大举行。中国科协常委、天津大学校长龚克教授作了题为《真实与责任——学术道德与规范的真谛》的主题报告,针对践行当代学术道德、树立学术诚信作风等相关问题,为北大新生上了一堂有意义的道德教育课。
“为了践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作为学术共同体,对学术行为作出有强制力的共同规定,涉及了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呈现的各个方面,比如:数据、引文、署名、致谢等。我们可以不记住所有规定,但要理解规定的精神实质。”龚克认为,“学术规范的真谛就是真实和责任。”
真实是学术规范的基线
什么是科学?达尔文曾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龚克指出,规律是客观的,是发现出来的,而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要像竺可桢先生所说的:“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真实是科学的基本属性,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龚克说。
对于什么是“知”,龚克引用古人的两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认为,不应当羞于不知,冒充自己什么都懂,“不知为不知”这是一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所以,真实是学术规范的一条基线。
一些老师或学生为追求名利、学位不惜造假,最终自食恶果,名利尽失。龚克谈到曾经震惊中外的汉芯事件:陈进在1997年获得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博士,2001年回国后因发明“汉芯1号”而荣誉加身,并获得了长江学者称号和政府津贴。陈进承担了“汉芯”系列芯片研制项目后,却从美国摩托罗拉买进芯片,打磨掉原商标,标上“汉芯”,称为自主创新的“中国芯”。这是一种严重的不端,陈进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谈到一稿两投问题时,龚克说:“一项自己研究的成果,如果不是剽窃的,但是投给两个出版单位,是宣传科研成果、造福人类,还是自我剽窃、以谋私利?”他介绍说,在去年晋升高级职称期间,有人举报说有一位教师在2000年和2001年将同一篇文章用中、英文分别发表在两个杂志上,涉嫌一稿两投,查明属实后取消了这位教师晋升教授的资格,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去年这在天津大学引发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中英文的这篇文章,关键在于它是否真实地表达或呈现了成果的状态,我们查到这两个杂志都要求‘首次发表’,要求没有用别的文种以简短的形式在其他地方发表,来真实地呈现出来,我认为这是反映了规范是处于一个灰色地带,如果我们把真实作为基线的话,这实际上是很清楚的。”龚克说。
“教育部曾经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高校的行为准则,其中特别谈到了诚实守信,尊崇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那么所谓一稿两投在不真实呈现的时候,是一种自我剽窃,将一个成果变成了两个成果。”
为何会产生学术不端行为?龚克认为存在两个误区。
首先,不了解规范准则。他们认为规则是给想作弊的人定的,不想作弊就不必看规则。规则是为所有人制定,也需要所有人遵守和维护,不去了解和遵守的人就可能导致一稿两投事件的发生。
第二,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认为很多人都抄,甚至有人就是靠抄才能得到好处,如果不抄就吃亏。他们认为不是自己的错误,而是社会风气不好,认为这是“逼良为娼”。龚克认为,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如果真是“良”,即使被逼也绝不为“娼”。
责任是学术规范的追求
“如果真实是学术规范的基线,那么责任是科学家的另一种追求。”龚克指出。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的主题为“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新的承诺”的世界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要实现两个服务:第一,科学为和平和发展服务,包含人类环境和持续发展的目标;第二,科学服务于社会,应承担社会伦理和社会责任。
龚克认为,这里的社会伦理问题不是是否真实的问题,而是人类伦理学和社会伦理学的问题,科学家应该承担起比真实更加重大的责任。“正如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在1982年所指出的:在过去,科学家被允许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的专业上;但现在不同,他必须仔细地检查他的研究成果对这个世界可能带来的后果,他必须承担告知和警告人们这一后果的责任,而不论这一后果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他必须承担责任的原因是因为他比任何一般的人都事先更深入地知道他的发现所可能带来的后果。”龚克认为,作为学者一定要承担起这样的社会责任。
龚克谈到,前不久一篇医学论文遭25人6轮连环抄袭,其中一篇名为《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盆腔粘连的实例分析》文章,抄袭了10年前的文章《刮宫术56例》,他在临床表现、临床体征、病因、诊断、治疗和结果的讨论与原文完全相同,只将“刮宫术”改为“无痛人工流产术”。如果按照抄袭的论文进行手术,将会对病人造成生命危害。
“伪科学,不光是追求名利,更是图财害命。”龚克认为,科学家的责任是尊重和保护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要求学者在研究的同时,尊重别的知识产权、尊重和保护国家利益、严守保密制度,尊重和保护历史、自然以及人类。
(本文根据龚克教授在“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王心怡/整理)
《科学时报》 (2010-10-12 B4 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