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琦 孙琛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11-2 9:14:14
选择字号:
第七届北京论坛将于11月5日在京开幕

宁滨

朱秀林

郭广生

 宋永忠
编者按: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创办于2004年的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在介绍和发表世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的同时,借鉴并吸收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7年来,共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0余位知名学者参会。
 
第七届北京论坛将于11月5日~7日在京举办,主题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分为“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全球环境问题:政策与行动”、“全球治理与中国作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全民健康:医学的良知与承诺”、“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等7个分论坛。本报就“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分论坛的3个议题——教育改革与教育规划的目标与措施、教育研究与教育政策的独立与合作、高等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质量与关联性,邀请多位大学校长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学科特色型大学有独特的社会使命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该如何界定自己的社会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培养人才与社会服务,高校该如何平衡?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近日指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学科特色型高校参与国家与地区创新体系建设、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内涵。大学特别是学科特色型大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大学与区域发展互相依存
 
宁滨认为,高校与区域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两者在双赢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大学发挥着驱动引擎和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不仅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智力资源支持,而且能利用自身学科特色与科技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促进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成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对于大学而言,加强服务地方、建立大学自身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是研究型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主动服务地方、支撑引领区域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才能拓展办学空间、增加办学资源,以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带动大学的内涵提升,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宁滨指出,北京交大作为一所在信息、交通、物流等领域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大学,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肩负的历史责任,找准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人才和技术支持,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赢得不竭动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走出一条研究型大学发展新路
 
“在多年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大学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重要使命日益凸显,其中集中展示大学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学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学与区域发展日益形成互为发展条件、互为发展前提、互为发展动力的依存关系。”宁滨表示。
 
宁滨认为,大学应不局限于和满足于在区域创新中的支撑作用,而要具备超前、长远的战略眼光,抓住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多年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学科、平台和人才优势,将科技创新推进到地方产业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从支撑区域技术创新逐步过渡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要抓住进入相关工程应用前沿领域的契机,注重从共性关键技术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并以此加强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宁滨还认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联盟,是高校融入地方创新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新型产学研联盟或合作中,应整合资源,明确定位,优势互补。
 
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
 
宁滨指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和根本任务,高校服务与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及创新,第一要义就是为地方培养输送各级各类人才。学科特色型高校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宁滨认为,高校的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功能,都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为人才培养服务,这是大学特别是学科特色型大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学科特色型大学不仅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而且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使三者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产学研合作中进一步明确国家与社会、行业与市场等需求主体对人才规格、类型、层次的现实需求,将最新科技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知识引入教学内容,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工程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和行业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
 
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找到大学与社会的接口
 
“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最核心的任务。”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培养有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传统的课堂教育;一种是以科研为导向的训练教育;还有一种是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地实践,参与生产实践、科研实践,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
 
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为大学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此,朱秀林表示:“如何培养学生来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是目前大学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所以,朱秀林非常认同大学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做法:“本科生也有以研究为导向的,以应用为导向的,比如今年6月正式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就包括以研究为导向、以开发为导向等五种工程师。”
 
朱秀林特别指出,精英教育并不代表培养的都是不干普通工作的人,精英教育应该包括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不断将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我国大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的一项使命。”
 
知识只有流通才能创造价值
 
在朱秀林看来,大学的使命主要包括保存知识、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现在对大学要求的最多的是‘创造知识’。”朱秀林说,“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需要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如果再给我们30年,相信中国的大学一定可以创造出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更好的知识。”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朱秀林认识到:知识就像资本,只有流通才能创造价值。大学通过社会服务,推动了知识的流通,彰显了大学的价值。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水平大学有助于培育所在区域的文化,提升该区域的科教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几乎所有经济发达区域同时又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区域,朱秀林分析,形成这种状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了,就有建立和发展大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创新基地,可以为所在区域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供给和智力支持。
 
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地方政府为学校发展提供“倾斜性”政策、资金和环境支持,学校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 “随着苏州经济的迅速崛起,其对新知识、新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苏州大学依托地处苏州的区位优势,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人才与科研优势,为区域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力、智力和技术支撑。”朱秀林说。
 
融入区域创新体系
 
回顾近年来苏州大学的社会服务工作,朱秀林总结了三点经验。
 
一是明确定位,开放办学。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把学校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初步形成了校地信息、人员互动机制,注重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融入地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二是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利用自身所处的区位优势,结合学科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度,直接瞄准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发展应用学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把握区域经济未来发展前沿,整合校内外资源,培育新兴学科,引领地方产业发展。
 
三是苦练内功,提升实力。实力是服务的基础,只有具备强大的科研与创新实力,才能解决地方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才能提供高效的服务。我们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关键、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水平。
 
“产业化是社会对大学的一个期望,通过产业化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转化过程中不断发现科学问题和应用问题,然后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技转化的水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反过来,促进社会发展,对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可以从中找到大学与社会的接口,大学能够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朱秀林说。
 
朱秀林还特别提到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大学既要保持一种保守的故旧,使大学的文化和精神传统薪火相传;与此同时,大学要迎接社会的挑战。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影响,大学都要保持自身的立场,不要迷失方向。”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实现高校与区域互动发展
 
“我国目前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更重要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这方面是大学能够发挥作用,也是必须去发挥作用的。”北京工业大学校长郭广生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地方大学必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大学也要实现自我发展。”
 
大学是“核心资源”
 
近年来,发展区域经济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被视为获取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郭广生表示,为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许多国家保持竞争优势的努力方向和手段,“知识”和“创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政府、企业、大学等在这个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在许多重要的合作活动中,大学起着“核心资源”的作用。
 
郭广生介绍,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新兴的概念。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校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正确认识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郭广生说。
 
变“被动”为“主动”
 
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市属“211工程”大学的校长,郭广生认为:“市属高校在促进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教研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撑。”
 
但是,郭广生同时指出,从教育管理部门政策导向的层面也可以看出,部属高校始终是在影响、带动、扶持着市属高校,后者的综合实力还相对较弱。
 
根据自己多年来在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的经历,郭广生深深体会到:市属高校绝大部分学科点被部属高校覆盖,且学科实力不及部属高校;受政策导向和逐利思想影响,市属高校普遍追求“大而全”和显性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多元需求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精力所限,地方高校对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内涵式发展规律的研究不够。
 
“如何利用现有的发展基础,深入发掘自身优势和特色,实现由‘被动’变‘主动’,这是市属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郭广生说。
 
据统计,目前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近几年,高校的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其中40%左右来自于企业,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有90%左右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完成的。
 
因此,郭广生表示:“作为地方高校,应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发展社会需求大且有优势的特色学科体系,围绕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科研攻坚,主动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使学校的科研工作适应和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推广,不但追求开花结果,还要做到成熟‘落地’。”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首要职能
 
郭广生认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首要职能;高校的科技资源和成果转化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素质人才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地缘优势的存在,地方高校可以为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先培养所需人才。”郭广生说,“一方面地方高校要注重知识的适用性,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注重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知识的传播方式、方法要有利于对知识的保存、扩张和转移,通过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促进知识的创新。”
 
郭广生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部属高校学生就业率始终高于市属高校,这是我们在重新审视人才培养工作时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高校之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重复雷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大批相同“规格”的学生涌现到劳动力市场,客观上导致了更加激烈的局部岗位人才竞争。一方面很多企业抱怨招不到好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们抱怨找不到好工作。
 
因此,郭广生强调:“尤其是地方高校,应改变这种人才供给与需求‘被动’失衡的局面,深挖教育教学改革潜力,走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路子,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让人文精神点燃创新火花
 
在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宋永忠的眼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课题。
 
宋永忠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我国政府对大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普通百姓的要求已经从‘有学上’转变为了‘上好学’,这也要求大学必须要提高办学质量。这个压力更大。”
 
育人第一
 
现在通常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看做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宋永忠认为,这三大职能并不是“平起平坐”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大学最根本的职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大学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宋永忠将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在他看来,相比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职能,“如果大学做不好,社会上没有任何其他机构可以代替”。
 
宋永忠还特别强调,目前大学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他说,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加入。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高校中具体体现为‘以生为本’。”宋永忠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以往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让学生走多样化的成才道路。
 
打造“无形”的大熔炉
 
钱学森曾经说过:“让科学和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在南京师范大学这所文理擅长的百年综合性大学里,如何办好工科,办好具有独特气质的与众不同的工科,是宋永忠萦绕于怀的目标。
 
“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我们提出了打造‘人文工科’这个目标。”宋永忠表示,“其核心理念是‘寓人文教育于工科专业教学环节之中,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达到培养极具人文气息的优秀工科人才的目标。”
 
由于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设置照搬苏联模式,许多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了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狭窄的专业教育带来了教育的不全面性,文科专业的大学生被局限在文科专业学科中,缺乏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而理科专业的学生被限制在理科专业的桎梏中,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对此,宋永忠提出要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事实证明,不同学科之间只有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渗透,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宋永忠说。
 
于是,宋永忠提出实施“熔炉工程”,让人文精神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人文精神熏陶的最高境界是‘无形’,无形教育是一种风气和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染和熏陶,是一种无形的文化品位和校园精神。”宋永忠说,“大学应是人才培养的大熔炉,塑造好这座‘无形’的大熔炉,可‘于无声处听惊雷’。”
 
宋永忠介绍,为了培养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南师大在招生过程中不拒绝文科学生报考,每年在招收的工科学生中,有近20%的学生是文科考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工科班级的文化氛围。学校还有意识安排文、理、工不同学科的低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在仙林校区共同学习和生活,创造共同空间,产生碰撞,形成交融。此外,学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搭建不同学科学生展示才智的舞台,在诸如数学建模、挑战杯等重大团队比赛中,鼓励文、理、工不同学科的同学联袂组队,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了专业渗透。
 
“据用人单位反馈,我校富有人文特色的工科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很多毕业生工作后能较快地从技术人员走上管理岗位。”这令宋永忠很欣慰。
 
引领社会发展
 
“从广义的社会服务来说,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服务。”宋永忠不否认现代大学已经走到了社会的中心,为社会发展作贡献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有责任直接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在这过程中,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也慢慢地带入了大学,对大学的人才培养,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对此,宋永忠指出:“大学不能跟在社会发展的后面,大学要引领社会的发展,尤其在文化方面。大学要回归大学精神。尽管这方面做起来很难,但是我们还要为之不懈地努力。”
 

 

 

 

《科学时报》 (2010-11-02 A2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