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光宪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2-5 9:34:38
选择字号:
徐光宪:德智体美群劳乐,素质教育与我的幸福观
 
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既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可以说,他的科研生涯有多长,教育生涯也就有多长,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而今,年已九旬的徐光宪早已离开科研一线,但思考的脚步从未停止,最近,徐光宪先生专门撰写长文,系统阐述了自己对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青少年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徐光宪结合自己的教育科研经历和生活阅历指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群、劳、乐”七育。本期周末评论刊发该文的部分内容,与读者一起分享一位耄耋老人的幸福观。
 

徐光宪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加强素质教育,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我认为素质教育应包含:(1)做人的基本素质,这就是德育。(2)科学素质、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自学能力和独立创新研究的能力,这就是智育。(3)健康素质,这就是体育。(4)艺术素质,这就是美育。(5)社会适应素质和待人处世能力以及心理素质,这就是群育。此外还要增加(6)劳育、(7)乐育。所以,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群、劳、乐”七育。
 
1. 德育是学会如何做人
 
首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发展之中,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使最大多数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包括实践论、矛盾论等的唯物辩证法就是马克思的方法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结合的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内容。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三感”:一是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树立社会责任感。二是认识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形势,树立时代的幸福感。三是认识当前时代的挑战,树立历史的使命感、紧迫感。
 
社会责任感
 
人是有知识的社会动物。做人的第一原则是要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到能够进学校念书,凝聚着父母养育的恩情,师长教导的辛劳。我们住的房子、进的学校、吃的粮食、穿的衣服、走的道路,都是父老乡亲多年来辛勤劳动的果实。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人类在生物中无角无爪,很是柔弱,而能发达者,全在彼此互助。只顾一人,是断不能生存的。自己要人家帮助,同时也需要帮助人家。这样大家互助,世界上的事情才弄得好。”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也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
 
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爱父母、爱师长、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的爱心,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公民。
 
时代幸福感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美国智囊向克林顿进言: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不是两次世界大战,也不是苏联的兴起和解体,而是中国的崛起,由此将改变世界的秩序。中国曾经在世界上领先几千年,其落后是最近200多年的事,现在又重新觉醒,开始加速往前跑了。
 
现在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国。今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领先世界,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主要原动力。到204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超过美国,雄踞世界第一,实现200多年来多少先烈为之献身、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中华腾飞。
 
现在的中青年同志们到那时候不过五十、六十、七十岁,都能看到这个无限美好的前景,多么幸福呀!这个幸福感,我们从旧社会过来的这一辈人,感受特别深。我们教师一定要深刻认识,并使学生牢记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国耻,认识“千秋耻,既已雪,中兴业,需人杰”,培养青年学生的时代幸福感。有了时代幸福感,才会产生民族自豪感,有了民族自豪感,才会树立青年人的雄心壮志和历史的使命感。
 
历史使命感
 
中华腾飞的美好前景已在我们前面,但要真正实现它,还要缩短贫富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廉政建设,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努力,重担尤其落在中青年同志们的身上,我们要使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历史赋予他们的这一光荣任务,永远铭记紧迫的历史使命感,自觉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智育是学会如何做学问
 
一是把从课堂、书本、实验室和课外学到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实验技术和动手能力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建立自己合理的,既有一个或两个专长(专业教育),又有比较宽广的、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框架(通识教育)。智育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方法教育,即学会自学的方法。“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老师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连同一张导游图交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3. 体育
 
体育即健康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树立现代预防医学的理念,学会几种体育运动的技巧。健康的身体是成功的要素,这是不言而喻的。健康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健康的要诀是:人要经常参加活动,如游泳、打网球、散步、做体操等。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就要教会学生几种体育运动的技巧。
 
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要培养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抽烟,少喝酒;合理平衡的饮食;永远乐观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吸烟对健康十分有害,希望青年同志们一定不要吸烟。
 
现代医学已由治病为主,发展到预防第一、治病第二的阶段。所以健康素质教育要使青少年树立现代预防医学的理念和公共卫生的习惯,例如不随地吐痰、勤于洗手等。
 
预防医学认为人的一生有三个阶段:养育学习阶段、工作服务阶段、休息养老阶段。又有三种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约需22年,这是养育学习阶段。从23岁起,进入工作服务阶段。我们的目标要使健康状态和工作服务阶段的时间越长越好。
 
4. 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培养高尚的情操。艺术和音乐是形象思维,科学主要是逻辑思维,但重大的科学理论创新是由形象思维开始的。比如我的头脑中逻辑思维的能力强一些,但形象思维的能力很差。科学理论的创新有两类:一类是发展式的创新,另一类是原始创新。前者是在现有理论的框架下发展,得到新的结果。这类创新主要是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后者是完全抛开现有理论框架的原始创新,例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学说、相对论,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量子力学等。这类创新往往起源于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提出一个假设,然后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建立理论,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例如爱因斯坦曾经形象地设想如果自己以光速跟着一束光线跑,他会看到什么。他看到的是一串相对静止的光的波包。由此悟出光可能是一束光子流,从而提出了光子学说,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相对论应该获得第二次诺贝尔奖,但未授予。这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失误。
 
5. 什么是群育?
 
群育是学会如何待人处世,培养学生与老师、同学、父母、家庭、亲友、社会进行思想交流、互相关爱和协作相处的能力,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艺术。
 
6. 劳育
 
劳育是培养学生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习惯和技巧,包括家务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平等对待和尊重体力劳动的心态。男孩女孩都应学会缝缝补补和洗衣做菜的家务劳动,家庭之中不能把家务都推给女方等。
 
7. 乐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幸福快乐观
 
我国正处于200年来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是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奋斗得来的。我们要有强烈的时代幸福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永远不怕艰险,深信一定能战胜困难;要有取得成功的毅力和决心。
 
艺术和音乐是形象思维,科学主要是逻辑思维,但重大的科学理论创新是由形象思维开始的。科学理论的创新有两类:一类是发展式的创新,另一类是原始创新。前者是在现有理论的框架下发展,得到新的结果。这类创新主要是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后者是完全抛开现有理论框架的原始创新,这类创新往往起源于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提出一个假设,然后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建立理论,并设计实验来验证。
 
二、乐育的重要性:我的幸福快乐观
 
素质教育中一般没有乐育,所以展开谈一下我的幸福观,即对“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的回答。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回答,这里我选录我的二十几个回答。按照认识的深度分为:直觉观、科学观、哲学观。按照幸福与其他方面的关系分为:幸福快乐与健康的关系,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与个人成功的关系,与国家兴旺、中华腾飞的关系。
 
(一)直觉观
 
1. 幸福与快乐差不多是同义词,但幸福更长远,快乐更“即时”。幸福与快乐可翻译成英文的Well-being或Happiness。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的定义:幸福(Well-being)是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因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感受到的一种内心满足。
 
2. 幸福是期望的达到。例如童年时得到父母的喜爱,吃到可口的糖果,得到好玩的玩具等都是童年时代的幸福。
 
3. 幸福是好奇性的满足,是兴趣与爱好的实现。科学工作者的幸福,首先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特别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然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是科学家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科学家最会享受在科研中克服困难的快乐。
 
4. 幸福是完成一件顺心的事情。例如爱国艺术家常香玉演完一场义演,捐献一架抗美援朝的飞机时,她是很幸福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从事他喜欢的工作,实现他一生的理想。常香玉说:“戏比天大。”对于教师来说,“讲课比天大”。几十年来,我一共在四个领域讲过12门不同的课,从来没有迟到过。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我从小喜欢数理化,抱定科学报国的理想。这个理想终于能够逐步实现,我感到非常幸福。
 
5. 晚年反思人生,忽然有所感悟,把它记录下来,与亲朋好友共同探讨,是一件非常幸福快乐、有意义的事,是晚年难得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这些都是幸福、快乐。
 
6. 幸福是享受父母、老师、家人、亲友、学生和社会给我的恩情。我有一本感恩卡,把我要感恩的事和人记录下来。我在13岁时生过一次发烧28天的伤寒病,是靠母亲日夜辛勤地看护和中医的治疗救活的。我现在住着高楼大厦,要感恩农民工的辛勤劳动。
 
翻阅这本感恩卡,我觉得社会和人们对我太好了,我太幸福了。我要努力工作,回报社会给我的恩情。
 
7. 幸福的要素:仁智、健康、闲暇、金钱。幸福的初级与金钱成比例,中级与健康成比例,高级与闲暇成比例,超级与仁智成比例。
 
8. 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和孩子们,一帮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批聪明勤奋的好学生,获得超越自己的好成就。
 
9. 现在有所谓“90后”、“80后”、“70后”、“50后”、“30前”或“20前”等等。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们对幸福或不幸福有不同的感受,这是所谓“代沟”。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们之间要互相交流,互相了解,这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20前”、“30前”的老人们,都经历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国的土地上,上海的英租界或法租界里做第二等公民的屈辱。1948年在渡江解放南京的战争中,我与妻子高小霞在美国听到解放军敢于向停留在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开炮的消息时非常激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听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宣言非常兴奋。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我们深深感到生逢盛世的幸福。
 
“50后”这一代,遇到十年“文革”,上山下乡,感受失学的痛苦。当他们听到恢复高考,重新有了学习的希望时,是非常幸福的。这代人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非常努力勤奋,现在已是中国各条战线的主力军了。
 
“80后”、“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我们本来有些担心他们太娇生惯养了。但在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在国外传递时,“80后”这一代表达的爱国情怀,受到西方人士的尊敬,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幸福快乐与健康的关系
 
10. 幸福快乐的情绪可以促进健康。“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首在不发脾气,不寻烦恼,知足常乐。“快乐”是健身的最好补药;反之,在一切不利影响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莫过于消极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生气的人是最大的傻瓜:别人的行为无意或有意地让你十分生气,你如一笑置之,别人损害不了你,你也不会损害别人。假如你生气了,你就受到很大伤害,这是你自己惩罚自己。所以生气的人是最大的傻瓜。有人做过实验,用一根吸气管,让生气的人把气吹到一盆清水中,不久清水会出现淡黄色,有时甚至出现淡紫色。说明生气者生理起了反应,呼出的气体有毒素,这种生理反应对身体非常有害。
 
那么怎样保持快乐的情绪呢?我发现“苦或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相对的情感”,需要有一个参考坐标系来表达这种情感。因此可以通过坐标系原点的移动,来实现情绪的转换,把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向积极快乐的方面转化。
 
例如我在2000年搬到新居,不慎摔了一跤,后脑碰到地板。女儿把我扶起来,当时还好,但半天后就感到头痛,头颈扭伤,心里非常烦恼,后悔自己不当心。后到医院做了CT,脑部没有出血,神经没受损伤。于是我想这次摔跤实在是很运气的,它给我一个警告,使我下决心以后不再骑自行车,避免了以后更严重的摔跤(在70~80岁之间,我骑车摔过三次跤)。这样就感到幸福快乐了。
 
所以对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把参考坐标系的原点移动一下,可以得到烦恼或幸福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是与没有摔跤的情况相比较,就感到懊恼后悔,后者和摔得更严重的情况相比较,就觉得很幸运,还从中得到教训,感到有收获,就更加高兴了。这就是所谓“人生苦乐一念间”。我把它叫做“情绪转换技术”。这个“技术”给了我许多快乐,希望大家能够采用共享。
 
11. 晚年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是很大的安慰和幸福。我现在90岁了,虽然早已不在第一线工作,但各种各样要做的事情还比较多,每天总有一大叠书报信函送到家,书桌上总有清理不完的文稿,常常为完不成任务而苦恼。但如果有一天,书桌真的清理干净了,却也未必就快乐。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工作了,社会不需要你了,又会产生老年人的空虚失落感。所以现在有做不完的工作,说明社会还需要我,使我能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人生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我就非常高兴了。所以我们要经常从幸福快乐的方面去考虑,这就是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的诀窍。
 
12. 糊涂是福。我还有这样的经验:有一次小小的助听器找不到了,买个新的要几千块钱,心里非常不高兴,这就影响情绪,影响工作效率过几天助听器找到了,毫无损失,但几天来的不高兴和工作的低效率却是最大的损失。以后碰到这类事情,我就放开,不去想它,不放在心上。即使真的找不到,也只是有形的损失,避免了更大的无形损失。
 
13. 幸福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在“现在”,“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要学会享受“当前的”幸福。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年到头,难得有快乐的时候。或者“杞人忧天”,一天到晚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挂念那个。以前,我的个性也是偏向于这一类人。例如1997年4月,浙江大学邀请我和老伴高小霞去参加百年校庆,在乘车去飞机场的路上,我还在想一件没有做完的事情。小霞就责备我说,你这个人真傻,不懂得“Work while work,play while play”,在这样春光明媚的好天气,到天堂般的杭州和千岛湖去,还不会享受旅游的快乐。现在回想起来,小霞已先我走了,这样与老伴在一起的、幸福快乐的旅游,永远享受不到了,那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真傻呀!
 
后来,我忽然觉悟了,发现“每一个人在他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刻不是企盼中的未来,也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平平常常的“现在”,是有缺陷的现实。有一位美学专家说:“美就是有破缺的对称”。中国庭院建筑有对称性,但又不完全对称,而是“错落有致”。不要去追求完美的人生,那是不现实的。要满足于有缺陷的现实的人生。
 
譬如我生了病,住进医院,就想到健康时多么幸福。现在我没有生病,能自由自在地活动,正常吃东西,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能对现实感到满意、幸福,并享受这个快乐的人是最聪明的。我对“快乐”说了那么多话,因为我积几十年的经验,认识到“快乐的情绪”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实在太重要了。
 
14. 助人为乐,心胸宽厚,厚积是福,仁者寿。《红楼梦》中的凤姐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不懂得糊涂的人。平儿很聪明,帮凤姐办事,但她心地善良,心胸宽厚,在她手中断案时,“装糊涂”放过了很多人。这是“智慧的糊涂”。平儿在贾府的仆人中人缘非常好,厚积是福,平儿的结局应该是幸福的,可惜《红楼梦》没有交待。
 
(三)幸福快乐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15. 促进良性循环,遏止恶性循环。要把“好运”的影响发挥到最大,把“厄运”的影响控制到最小。因为你做了一件顺心的事情,心里高兴,情绪好,工作效率就高,做下一件工作就能顺利完成,这就是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某一件事做坏了,你心里不高兴,那么做第二件事,往往又要做坏,这就是俗谓“祸不单行”,就是恶性循环。
 
1998 年是我家最倒霉的一年。2月间小霞腮腺发生肿块,被误诊为腮腺炎,直到4月中才确定为癌症,但已扩散到肝脏,耽误了两个月的宝贵时间。后来转到肿瘤医院,住院5个月,终于不治。在这一年中,我心力交瘁,既悲痛失去了最亲的老伴,又后悔不早到肿瘤医院就诊,亲友和同事们都耽心我也要垮下来。后来我多看《长寿》杂志和《健康文摘》,明白这种悲痛悔恨的情绪最是伤神;也想起小霞临终前的遗言,要我好好活下去,做好还想做完的一些工作,照顾好女儿。这样才使我警惕“祸不单行”,把消极情绪扭转过来。1999年,在美国的女儿们再三邀我去她们那里散散心,回来后大家都说我精神好多了。我也自信已经用上面提到的“情绪转换技术”,遏止了恶性循环,走进了良性循环。
 
(四)幸福快乐与个人成功和中华腾飞的关系
 
16. 勤奋和效率是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一,幸福快乐可提高效率,从而帮助你成功。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富强是她的全体人民的“成功”的代数和。所以保持幸福快乐的情绪,不只是个人成功的小事,而是有关祖国兴旺发达、中华腾飞的大事。
 
(五)幸福的科学观
 
我做人、做事、做学问,有一个习惯,要把定性的形象思维转化为定量的逻辑思维。要把概念公式化、数学化。上面20几个答案是对幸福的直觉观,是定性的形象思维。下面四个是公式化、数学化的答案,构成幸福的科学表达式。
 
17. 幸福H是一个分数,即H=现实的生活质量/ 期望值。如果你希望幸福,只要把心中的期望值降低一些,就会增加幸福感。
 
18. 幸福H是一个导数,是人的生活质量曲线的斜率。如果把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质量L对时间t作图,可以得到一张人生起落的变化曲线,时间如以年为单位,是长期变化曲线,如以日或小时为单位,是短期变化曲线。个人幸福或苦恼的感受就是L-t曲线的导数,即H=dL/dt。
 
19. 幸福H是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乘积。即H=(环境因素)×(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世界和平与经济环境)×(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官员清廉等环境)×(所在单位的环境)×(家庭环境)等。
 
心理因素=现实的生活质量 / 期望值。
 
20. 国民幸福总值GNH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分院院长、冻土专家程国栋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新概念,认为至少与GDP同样重要。
 
国民幸福总值GNH=一个国家的居民享受生活的程度
 
=个人幸福的总和
 
=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
 
(六)幸福的哲学观
 
21.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幸福、平安与快乐是生命最根本的企求,是全世界60亿人每个个体的期望,是世界有可能和谐发展、不再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根据。
 
幸福是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见Tal Ben-Shahar著《幸福的方法》)。
 
22. 幸福不能“独善其身”,如果只有我幸福,周围的人们都不幸福,那么社会就不会安宁,就会动乱,最后我也得不到幸福,所以必须“共同幸福”。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共同幸福。所以“乐育”,即幸福快乐观、幸福哲学应该作为素质教育的七育之一。
“每一个人在他当前的时刻就是最快乐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刻不是企盼中的未来,也不是过去的辉煌,而是平平常常的“现在”,是有缺陷的现实。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科学时报》 (2010-2-5 A3 周末评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