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网站有权“删除”死者信息吗 |
已故者的网络信息该怎么办 不同网站处理方法不尽相同 |
|
清明节临近,不少人开始谈论这个“灰色话题”。这个话题很残酷,但又最现实。不管你富得流油还是一贫如洗,都有咽下最后一口气的那天。失去朋友或家人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当你在网上冲浪,亲朋好友的博客突然出现在你眼前,你会作何感想?博客能否视为个人财产?谁有权继承这一份财产?是博主的亲友,还是提供博客的服务商?服务商有权删除死者的信息吗?让我们看看几家国际知名的社交网站是怎么做的。
也许你的朋友经常在网上发东西,他很有才气,诙谐幽默。他去世后,你想回顾一些关于他的事情,想到他的博客上转转,却发现所有记录都消失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作何感想?
很多人都有电子信箱和博客,一旦有人去世,他的家人、朋友和网络服务商,该如何处理已故者的这些数字信息呢?
对于死者网上信息的处理问题,目前各国都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标准,但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提供服务的网站究竟是该继续保留它们,还是有权删除它们,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对待这些数字信息?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据美国知名技术网站arstechnica.com 3月29日报道,即使在发达国家,这也是一个新问题,不同网站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Facebook:把死者账户变成“纪念碑”
Facebook可能不是第一个为已故用户制定专门政策的社交网站,但它应该称得上是姿态最鲜明的一个。
Facebook并不只是简单地同意一名家庭成员接管死者的账户,而是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它允许人们把死者的账户变成一个“纪念碑”。这一做法有两方面好处。首先,它保留了用户的网络账户,其他人可以进入这个用户的网页,阅读与他或她有关的事情,留下自己的帖子,以示纪念。对那些天天挂在网上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网上的东西突然消失更可怕的事情了,他们希望那些故去的朋友能在网上“永生”。
然而,经常想起一个已经逝去的人,其实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Facebook进行了更人性化的处理,它把一个账户转变成“纪念碑”后,逝去的这个人就不会再出现在朋友的搜索中了。这个人的账户将自动隐藏自己,他(她)的固定好友才能看到,联系信息也会被清除。那些爱恶搞的人就无法进入该页面捣乱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死者的家人或朋友必须填写一份特殊联系表,其中包括能证明该用户已故去的文件(通常是讣告)。跟其他社交网站不同,Facebook允许非家庭成员执行这项工作。如果死者的朋友比其家人更爱上网,这一规定就显得更灵活,很多网友支持Facebook的这种做法。
myspace:根据亲人的要求处理
myspace对已故用户的账户如何处理也有具体规定,但“力度”没有Facebook大。它有一个更加基础性的政策,并未考虑太多有关隐私和搜索的问题。myspace账户的主人去世后,其近亲必须通过电子邮件与myspace取得联系,告诉网站用户的死讯和用户账号(不是用户名)。myspace规定:“遗憾的是,我们将不再允许您登录、编辑或删除故去用户账户上的任何内容或设置,但我们会检查和清除您发现的任何令您感到不快的内容。”
这种根据亲人的要求进行清除的规定也有不妥之处。假如一个用户是单身而且是独子,他的近亲只有已经退休的双亲,而且可能都不会使用互联网,那么关注他的朋友多半不会给死者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为社交网站复印死亡证明,因为那样做对死者双亲来说实在太残酷。在这种情况下,死者的账户就只能继续游荡在网上,成为一个“幽灵账户”。
谷歌(Google):访问已故者需走法律程序
谷歌所有的服务都绑定在一个账户上,这有一大好处,那就是谷歌的政策和作业涵盖了所有服务。谷歌用户过世后,他的相关信息将被集中起来。如果你想访问死者的某一项信息,只要按规定走完所有步骤,就能访问账户上的内容。谷歌表示,在有人提出要求之前,谷歌不会主动删除已故用户的博客、buzz或其他东西。这意味着如果没人干预,死者的帖子会无限期地留在网上。
如果你不想它们继续呆在上面,或者你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访问这个人的账户,你只要按照谷歌规定的步骤去做就可以了。不过你必须是死者的合法代表(这意味着朋友不包括在内),能提供权威证明。你还必须拥有死者的死亡证明和来自死者的大量邮件历史记录,以显示你认识死者,并与其有过联系。谷歌需要30天来处理这些文件。但很快,你就可以通过“一个正当的第三方法院的裁定或其他适当的法律程序”来访问已故亲友的网页了。
推特(twitter):删除逝者的“足迹”
推特如何处理已故用户的网上信息?外界不得而知,因为推特从未对外透露过有这方面的规定。但有用户反应,推特只是在用户去世后简单地删除他们的“足迹”。那些希望保存故人帖子的人对这种做法肯定有看法。当然,只有推特意识到一名用户已经去世,才会这么做。换言之,如果推特没弄清情况,这个人的账户就会无限期地保留下去。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