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 张其瑶报道]师昌绪院士很兴奋。90岁高龄的老人家站在讲台上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图书馆的作用在于回顾过去,了解现在,展望未来。图书馆是原始创新的源泉,在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创新不可或缺、责任重大……”台下座无虚席,不少人只能站在过道里,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青春年少的学子,他们欢聚一堂,为的是庆祝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简称国科图)建馆60周年。
已经担任了1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的师昌绪也是国科图的读者:“以前我在沈阳工作的时候,经常出差时来借书,下次出差时再还回……”
从1950年4月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图书管理处起步,已经走过60载春秋的国科图与科学家们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中科院图书馆到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再到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一个甲子的岁月,名字虽然改了,但是服务科研、服务科学家的宗旨始终没有变,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先后提出“为科学家服务”、“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整顿充实,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服务质量”、“一切为了科研第一线”的服务思想。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提出“资源到所、服务到人”、“嵌入科研过程、融入科研一线”、“让全院科研人员满意、让全院研究生满意、让全国科技工作者满意”的服务目标。
几代国科图人的努力赢得了科学家们的广泛赞誉,竺可桢、吴有训、陈景润、华罗庚、邹承鲁、吴文俊、王元、何泽慧等大批科学家成为国科图的忠实读者。何泽慧院士曾在图书馆大会上深情地说:“(我不搬家)图书馆在哪里,我家就在哪里。”邹承鲁院士生前曾经回忆说:“这些年来,图书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有些资料找不到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忙,他们总能想办法帮我找到。”
在4月28日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国科图馆长张晓林回顾了60年来国科图的发展历程。他介绍说,国科图应科学研究的需求而发展,伴随中国科学院和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而成长壮大,已从传统图书馆发展成为一个以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为主和以知识化服务为特征的现代化国家科学图书馆。面向“十二五”,国科图将按照“需求牵引、重点跨越、整体转型、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从数字知识资源基础设施和院所文献情报服务协同发展两方面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集成化知识化的数字科技知识资源基础设施,基本形成集成化计算化协同化的科技发展态势监测分析服务能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提升研究所一线的知识化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基本形成院所协同的服务与发展机制;推进从数字图书馆服务到数字知识发现分析服务的转变,实现知识化信息服务在面上实现普及,在质上实现重大跃升。
《科学时报》 (2010-5-5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