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至30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互联网研究年会在北大中关新园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互联网与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制度、文化和社会形态”。这是中国互联网研究年会第一次在中国内地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北美、新加坡、香港等世界各地的众多学者。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致辞中欢迎所有与会的海内外学人。她指出,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已经出现质和量的飞跃,这种飞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的努力同步进行。作为互联网研究的学人,我们完全有可能超越统计数字和孤立的事件,深入到中国的社会生活结构中去,探究互联网如何与体制、文化和社会力量发生整合、矛盾与合作,并创造出一种本土化的现代形式的社会存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01年恢复建院以来,秉承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一直高度关注互联网这个最新的传播媒介与平台,关注着互联网带给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全方位、深刻的变化。
美国普渡大学传播学系Patrice M. Buzzanell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杨国斌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Monroe E. Price教授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伯溆教授在会上做了基调发言。
美国普渡大学传播学系的Patrice M. Buzzanell教授以“传播与中国的新面孔”为题探讨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她认为,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诸多的积极影响,全世界学者的视角应具有交互性,相互交流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互联网认识的模糊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杨伯溆教授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社会社会资本的两极分化与社会关系重构:互联网传播的潜在影响力”。他从中国社会的结构与人际关系特质和各种社会问题出发,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对传统社会结构的转变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杨国斌教授以“诗性的互联网”为题对中国大众互联网书写中的浪漫情怀进行了展示,并对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商业力量对互联网诗性的破坏表示担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Monroe Price教授则通过政府文件的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官方对互联网发展的不同认知。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者围绕“网络公民文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公共管理”、“新媒体的社会影响”、“网络文化、行动主义与民族主义”、“在线生产、参与及合作”、“互联网空间与另类话语”、“身份认同与社会形构”等专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31位发言者向大会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有专家点评和气氛活跃的现场互动。
本次年会还设置了“产业论坛”环节,来自中国互联网业界的领军人物与参会者一起分享他们的实战经验,并就中国互联网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年会的组织方认为:“本次年会的会议规格、论文质量、讨论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历届会议,尤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所提供的论文,显示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很强的实力与创新的精神。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