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泓冰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0-7-14 10:44:44
选择字号:
朱学勤:希望“坏事”变“好事” 复旦大学已受理其申请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据其博士论文出版的著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遭人匿名指控涉嫌抄袭。7月13日上午,朱学勤已向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递交启动学术调查程序的申请。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已经受理,上海大学校方则同意朱学勤的要求,在调查期间,作为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他将主动回避,不参加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一切活动。
 
朱学勤在接爱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原本不准备回应不在正式传媒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匿名网帖,因为“不想对隐身的影子说话”。他认为,以真实身份实名举报或作批评商榷才是对学术及他人尊重、负责的态度,才值得认真对待。但由于网络传播及媒体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得他必须面对。
 
朱学勤教授表示,个人的学术清白应该由权威学术机构加以甄别,而不应由网民、媒体做判断。因此,他及早与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取得联系,按照规范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并递交申请。同时,他也已经向上海大学校方申请,请该校学术委员会启动相应程序。因朱学勤本人是该委员会委员,他已表示,从今日起主动回避,调查期间不参加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一切活动。
 
记者从复旦大学校方了解到,该校相关机构已经受理朱学勤的申请,决定启动学术调查程序,并已责成相关委员着手调查。朱学勤也成为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成立5年来受理的第一个由被指控抄袭者提出要求的学术调查、仲裁案例。
 
复旦大学有关部门表示,学术规范主要是个人问题,但同时也是制度问题。复旦大学有专门针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一套做法,并制定有专门的条例。不过,对于朱学勤教授“涉嫌抄袭”事件的讨论,首先涉及学术规范的追溯问题。目前的争论不能忘记一个历史性的前提,即20年前,国内很多学科和领域的发展还停留在以介绍和模仿为主的初级阶段,学术界对于学术规范的意识比较朦胧,确保学术规范的制度也不成熟。目前,我们尚没有专门针对长时间追溯学术违规事件进行调查的机制和条例。
 
在追溯制度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复旦大学只能依照现有制度受理学术规范申诉或举报。根据有关规定,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受理学术违规申诉或举报,必须有申诉人或举报人(最好是实名),并提交相应的申诉或举报材料。对于个别经媒体发布、对学校及员工学术声誉产生一定影响的学术规范问题,学校也会主动启动学术违规调查。
 
为保证独立判断,按照规定,学术规范委员会由哪些专家组成、调查过程都须保密。复旦大学方面表示,不希望此事受到媒体追逐采访的干扰。
 
但相关人士也认为,目前高校等学术机构对于学术违规事件的调查、惩处制度体系并不完善,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建设。复旦大学对于研究生、博士后学术规范问题的规定眼下正在修改制定过程中。比如,涉及什么样的抄袭、造假等学术不规范问题,会影响到学位的授予和追回?
 
“对学术规范问题,学校一定会旗帜鲜明,决不姑息,尊重专家意见,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复旦相关机构这样表态。
 
朱学勤教授则表示,维护学术研究的整体环境、学术尊严及学校名誉,是学术仲裁机构的应有职责。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进行学术调查期间,他不希望所谓抄袭事件变成媒体炒作的“口水战”,他决定只向相关机构递交自己的申诉,并平静等待学术调查结果。
 
“大家去读书吧!读了书自会有判断,不要随声起哄,推波助澜。”朱学勤这样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两个多小时内,朱学勤就接到了近10通来自媒体的电话。自“抄袭”事件被报道以来,他整天都身处众多媒体的采访包围中。这位研究社会思想史、关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进程、自身也担当学术委员会成员职责的知名学者表示,希望自己的“坏事”变“好事”,不论调查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维护学术神圣的信念,有助于建立整个社会对于学术研究的敬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