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冠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0-9-28 11:15:55
选择字号:
京华时报:研究生招录闹剧不除 科技创新难有希望
 
华中科技大学拟清退307名超学时研究生,其中相当部分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还有少数名人。此中透露的信息,值得关注。
 
所谓“超学时”,指超过最长学习年限4年而没有完成学业。一次性大批清退超学时研究生,可见近年来硕士生招生宽进之害。从1999年起,中国大学迅猛扩招。一些大学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和知名度,竞相“破格”招录一批有钱、有名却没有学历、没有时间上课的人。以被保送的体育明星为例,进入硕士班前大多是中小学的学历水平。
 
清退超学时研究生,是一出由大学导演的闹剧。闹剧背后,不仅有大学破格招录研究生破坏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有一些人为了装点门面、为了升迁而混文凭的丑态。当下,有一句顺口溜:“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于是造就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最近十几年,一些官员从函授文科大专生一跃变成某重点大学的硕士、博士文凭。这种闹剧一日不清除,科技创新难有希望。
 
“宽进严出”是国外高等教育招生、培养的主流模式。比如,在德国,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各大学和专业都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有的学校淘汰率近50%,有的专业淘汰率高达90%。而我国则是典型的“严进宽出”,几乎所有高校的毕业率均在95%以上。研究生被破格招录后,随随便便就能毕业,教学任务难免要打折扣、走形式,教育质量和学生水平也就难以保证。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华中科技大学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至今仍是主流,严重影响了研究生质量,应该下工夫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步伐,从根本上调动研究生和导师的创新积极性,让研究生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长期以来,我国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系统,却在各自独立和封闭的系统内部进行,与生产系统没有形成交会点,形成“两张皮”的局面。中国科技论文总数在2007年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些论文却不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提升我国科研整体水平、让研究生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当前的研究生招生体制,必须克服研究生招生过多过滥的问题,严进严出,宁缺毋滥;推进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资助及负责制,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实践中;严打学术、教育腐败现象,推进教育公平,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否则,大学热衷于批发文凭,研究生能够轻易地拿到学位,哪有心思去搞科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