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4 10:28:50
选择字号:
第388次香山科学会议探讨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
 
我国是世界上强震频发的国家之一,1985年至今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219次,主要集中在我国台湾和青藏高原。我国不仅地震多,而且震源浅。而浅源地震破坏性极强,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出席日前在京举行的以“中国强震预测与地球系统科学”为主题的第388次香山科学会议的专家指出,至今人类还不能科学地预报地震,地震预报成为全球最具有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发生机理不明是制约大陆地震预测的瓶颈。
 
中国地震局研究员马宗晋在题为《全球与中国地震(Ms≥7.0级)概要》的学术报告中,从全球角度介绍了北纬25°~45°大陆地震密集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情况,认为强震在全球尺度上存在时空关联性,指出单一手段预测地震具有局限性。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题为《地球系统动力学与板内热地震成因及立体监测》的评述报告中,总结了大陆板内地震的平面、剖面、时间分布规律,认为大陆地震可能的形成机理是:地核和地幔深层热流物质经过多次垂平转换后从大洋流入大陆,造成大陆地幔软流圈加厚和底辟上升,引起大陆下地壳含气热流物质从盆地向山脉流动,当下地壳长期积累的热能超过中地壳应变能时,在引潮力的触发下发生地震,并造成上地壳脆性破裂。
 
与会专家强调,地震预测的关键是创立地震成因理论、理顺预测思路、整合监测手段、实施强震立体预测系统工程。要以更宽广的视野、全新的思路探求大陆板内地震发生的规律和机理,找到有效的地震前兆;发展我国航天、航空、地面到地下的多层次高科技立体监测技术体系和手段,提高短临地震预报水平。
 
国土资源部研究员李廷栋指出,探索地震发生机理,不仅能解决地震预测问题,还有助于创立地学新理论。我国强震多、灾难大,这样的地震区位优势,也为中国科学家探索地震规律和成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地震机理和地震预测完全可以走在世界前列,关键是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攻关、综合集成和资料共享。(潘锋)
 
《科学时报》 (2011-01-0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