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佳
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很有“国际范儿”。“我们部门涉及的国家最多了。”国际合作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是中科院与世界各国合作交流的平台。”
一间间点缀着各国装饰物的办公室,见证了中科院在这些国家走过的足迹。
亚洲和非洲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援助是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西方对我国进行科技封锁的冷战年代,德国等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率先打开了与中国合作的大门。”国际合作局局长吕永龙说,“现在我们的科技事业进步了,我们也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像他们一样去帮助我们的兄弟。”
一笔改变人生的奖学金
来自巴基斯坦的Ghulam Rasul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的首位外国留学博士生。“1999年,南方科技促进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四次协调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了大会。应会议请求,路甬祥批准中科院研究生院从2000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我就成了首批受益的外国留学生。”
Rasul来华学习,得到了一个名为“中国科学院与TWAS奖学金计划”(CAS-TWAS Fellowship Programme)的项目资助。2004年,中科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签署的一项协议中称:“中国科学院每年将为第三世界国家学者提供50个奖学金名额。”
这笔奖学金旨在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科技发展,促进其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培养科技人才,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科学促进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在CAS-TWAS奖学金的资助下,Rasul来到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师从中科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和灾害天气研究专家赵思雄,专攻特大暴雨过程研究。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暴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个课题对巴基斯坦的国计民生影响巨大。”2004年,由中科院院士陶诗言、黄荣辉、石耀霖,以及意大利都灵大学教授Longhetto等中外著名学者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Rasul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同意授予其理学博士学位。
学成回国后,Rasul经过几年的历练,当选巴基斯坦气象局局长,真正成为了祖国气象学界的中流砥柱。
和Rasul一样,在CAS-TWAS奖学金资助下成长起来的发展中国家青年学者还有很多。来自尼日利亚工业大学的Emeka Emmanuel Oguzie于2006年到中科院沈阳金属所从事其博士后最后一年的研究学习。回国后,他被选为尼日利亚工业大学副校长,并于2007年当选TWAS青年通讯院士。
截至2010年,中科院50多个研究所共接收CAS-TWAS奖学金获得者298名,其中研究生91名、博士后98名、高级访问学者109名,分别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中的许多人得到了知名研究员,甚至所长、院士的亲自指导。很多人在华期间工作努力,与导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北京办公室主任傅淑琴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他们回国后不仅成为其本国科技发展的骨干力量,也为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发挥了桥梁作用。”
除了CAS-TWAS奖学金这样的长期人才资助计划,2011年,中科院还启动了“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计划,每年组织5~6次短期培训。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学员深入各研究所,与中国科学家进行全面的切磋和探讨。
科技携进
除了“走进来”,也要“走出去”。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中科院遵循“平等互利、着眼长远、注重实效”的原则,与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具有针对性和战略互补性的合作。
哥斯达黎加是2007年6月才与中国建交的,但在2007年底,哥国就表达了与我国开展科技合作的意愿。“哥斯达黎加是中美洲小国,和中国相距遥远,国情差别较大,但同属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挑战。”哥国首任驻华大使Antonio Burgués说。
2008年,哥国时任总统Oscar Arias Sánchez提出,希望与中国建立科技合作,形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
哥斯达黎加国土面积虽小,但却拥有全球5%的生物多样性。该国多样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尤为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如各种热泉中的嗜热微生物,以及与多种植物共生的微生物。
2010年,中科院微生物所与哥国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和哥斯达黎加大学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哥斯达黎加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评价及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正式开始实施。
2010年10月2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东秀珠等一行7人抵达哥国,双方人员共同前往火山口地区采集微生物标本。中方一位研究人员在取样时,不小心被火山熔岩烫伤,腿部皮肤大面积烧伤。哥方闻讯后,立即将这名研究人员送往医院,并给予了精心救治。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这名研究人员已基本恢复了健康。
“这个项目前前后后谈了一年多,对方从总统到科研人员都非常重视与我们的合作。”国际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哥国对科研的投入比较少,项目现在是由中科院单独出资的。双方在积极推动展开实质性的合作方面,都付出了许多努力。”
2008年,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与沙特王国合作启动了“椰枣基因组研究计划”,并派出研究小组长期在沙特工作,联合绘制椰枣基因组图谱,培育椰枣新品种。
2009年,中科院以“椰枣基因组研究计划”为基础,拓展了双方的项目合作,沙特国王大学与中科院化学所、物理所、过程工程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启动了8项合作研究项目,成为当年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的一大亮点。
我国和泰国都是水稻的重要产区,为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杂交水稻研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2010年4月, 中科院长沙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等人赴泰国进行交流访问,并落实“热带优质杂交水稻在泰国等东盟国家的示范及推广”项目任务。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帕米尔高原的主体部分位于该国境内。2010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织开展了塔吉克斯坦科学考察。中方科学家由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带队,双方为杜尚别综合观测站选定了站址,随后还联合到帕米尔高原进行了冰川考察。中国和埃及在农业环境领域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双方都面临着耕地面积少、人口压力大、农业环境趋于恶化等问题。2009年7月,中科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埃及农业环境遥感监测信息系统”正式启动。
非洲国家遥感与GIS技术研发水平比较落后,而中国国产卫星数据费用低廉,非常适合在非洲,尤其是已有一定研发基础的埃及进行推广。
“中国科技已经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吕永龙说,“在发展中国家里,我们要起好引领作用,关注兄弟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因为帮助别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 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科学时报》 (2011-10-1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