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乐乐
据11月22日《新京报》报道,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毋庸讳言,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教育部在11月21日召开了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将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对此,笔者倒有些不同意见。
笔者认为,教育部对大学生就业率指标的追求,颇有些“缘木求鱼”的意味,其原因在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和社会是否为毕业生提供和创造了足够的就业岗位、毕业生是否愿意放下身段先就业再择业,以及毕业生自己是否具有创造工作能力等一系列疑问造成的,而这些问题基本上并不在教育部的职责范围内。
当然,在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有些工作的确需要教育部作一些规划,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切实加强高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毕业生自身的含金量;二是应该要求高校对在校学生进行毕业前的就业教育,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自主创业教育。
事实上,尽管教育部需对学生的就业前培训作一定的督导,但如果从高校本职工作这个层面上看,笔者倒认为,大学其实也并没有必要将大量精力花费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转变和自主创业教育上,而是应该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含金量这一本职工作中。这是由于大学的资源及其教师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这也就决定了大学不可能做到三头六臂——既负责提高学生的含金量,又包揽学生就业的复杂问题。
在笔者看来,只要大学能够全身心地集中力量和各种资源,切实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增加学生的“含金量”,那么就业教育问题就可以由毕业生本人、政府和社会共同加以协调。比如通过大学生自己的社团、社会上的公益结构和政府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育部出台的“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的做法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这里涉及一个核心概念,即就业率。其实就业率本身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质疑:是否只有今天毕业、明天便就业的情况,才能算进就业率?此外,如果学生毕业后不是找不到工作,而仅仅是不想立即就业,比如他们想周游世界或者自费做慈善公益事业,与社会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按照常规方式就业,抑或选择待业,甚至直接选择毕业就啃老,那么这样的毕业生算是就业还是没有就业?
更应该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是,高校中一些专业学科的设定显然不能按照就业率来决定其生死。比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如果按照死板的数字化就业率,这些先天就没有就业优势的专业,岂不难逃被停招的悲催苦命?
众所周知,近几年,在教育部就业率指标的高压下,很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存在严重注水现象。媒体所报道的毕业生“被就业”怪象,也早就揭开了高校就业率伪造这一公开的秘密,而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恰恰就是基于各高校报上来的虚假数字,这也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屡遭质疑和批评的主要原因。最为尴尬的是,一方面是有关部门高调宣称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7%的“繁荣”,另一方面则是人才市场上,大学生摩肩接踵却难找到好“婆家”的苦恼,这也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令人存疑。显然,如果就业率不客观、真实和科学,不仅难以取信于公众,对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社会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此来看,我们难免会心生疑问:教育部为何还要继续费力不讨好地“接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件本不属于自己范围之内的“苦差事”呢?既然教育部自己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何不如干脆放手,腾出宝贵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将优势资源用于切实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上,岂不更为合理?
《科学时报》 (2011-11-25 B3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