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卉
这是一个少见的风和日丽的冬日,在位于门头沟的中科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简称北京森林站)野外工作区,《科学时报》记者与该站大气监测负责人周庆华一起,采集大气监测数据。
这里是风口,冬春经常刮大风。“五级、六级风很常见,有时达到九级。”负责人工气象观测的张华才说。11月22日,这里迎来今年第一场大雪,而市区阳光灿烂。
青岛夫妇
在北京森林站,人员来往和工作的高峰期,是每年5至10月。剩下半年里,最大问题是寂寞。离台站驻地几十米外的公路上,运煤大货车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但却很难找到一个能搭上半句话的外人。
“刚到这儿,不太适应,除了山就是树,没啥意思!”4年前,从青岛退休后,张华才、韩宝清夫妇误打误撞来到北京森林站。原以为地点至少是在京城四五环,没想到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张华才通常没有假期。一天3次采集数据,并进行换算和提交报表。一年365天,他都要按固定时间去野外观测点:早8点、中午2点以及晚8点。
晚上,考虑到安全,台站另一位工作人员王志辉会陪他一起去。林子里不时能看到野猪、獾等动物,虽然它们通常并不伤人。
眼下,夫妇俩开始享受起这里的田园生活。林子多、阳光少、温度低。从老家带来的蔬菜种子,通常也能收获一季。他们还在院子里养了几只鹅、兔子、狗和猫。
“这里不接待旅游,过来做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学生,学历最低的都是硕士,素质挺高,好相处,心情比较愉快。”韩宝清说,领导对职工比较关心,无论安全保障还是补给供应,都想得到。
而在一年前,工作人员孙汝才带着爱人王敏回了山东老家。他已在台站工作7年,王敏在台站工作4年。当时孩子3岁,该上幼儿园了。苏宏新介绍,有些年轻人刚毕业,急于找工作,会来台站,但成家后,有些人就会离开。有了孩子,年轻人就更留不下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解决不了。而且野外台站经费有限,工资不会太高。
“找个人难啊!像张华才夫妇这样的,可遇不可求。”北京森林站执行站长苏宏新感叹,当地农民不愿长期来工作。打一天短工,每天也得100元报酬,还得解决吃饭问题。
坚守的意义
北京森林站挂靠中科院植物所,由中科院几家相关研究所联合主管。生物、土壤、水分和大气监测是主要工作。
苏宏新介绍,1992年建站以来,不仅国内很多科研和教学单位的研究人员会来这里作研究,也有很多外国科学家来访问和进行合作研究。同时,每年还会接待大量大、中、小学生的实习和夏令营等活动。
从2004年开始,北京森林站有了自动观测,但人工观测一直坚持着。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校正,成本高,但更科学可靠。
没有长期定位观测,不可能了解生态系统演变规律。野外台站发展不仅对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从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也为国家战略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苏宏新很羡慕国外科学家作研究画出长长的曲线,所用数据有的已积累了100多年历史。“我们站最权威的监测数据是从1992年至今的气象数据,也用了几代人的辛苦积累。”让苏宏新聊以自慰的是:台站数据的长期积累非常重要,肯定用得上。
《科学时报》 (2011-11-28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