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抄袭,数据造假,随意挂名……当科学道德严重滑坡、学风建设迫在眉睫,凡此种种学术不端为人诟病的时候,重庆市开始了“向弄虚作假开炮”的大行动。
本报记者 杨清波 实习生 毕识 李国强
讲台上,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正在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告诫着台下与会的近2000名在校研究生:做学问一定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学术道德与规范的真谛就在于真实与责任。“做学问,从做人开始!”他说。
这是不久前,重庆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首场报告会上的一幕。
“我最不能容忍的是弄虚作假”
重庆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是由重庆市科协和重庆市教委联合主办的,并组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王正国为团长的重庆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团。30名“品德高尚、造诣深厚、为人师表”的资深专家成为宣讲团成员。
“我最不能容忍的是弄虚作假欺骗科学。我曾经就为此掉下了眼泪。”王正国告诉记者,很久前看一个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他一眼就发现文中实验动物家兔的体重只写了平均数而无标准差,就要求他补上准确的数据。
很快,这位研究生就把数据补上来了。但凭着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王正国对数据产生了怀疑。在他的严肃追问之下,这位学生承认了造假。一向温和的王正国勃然大怒,气得泪水都掉了下来:“你太恶劣了!一个科学工作者怎么能用虚假的东西欺骗自己,欺骗科学!”
“你如果不作出深刻检查,保证不再犯类似错误,我虽然没资格开除你,但我可以不承认你这个学生。”王正国不容商量的口吻使这位研究生顿觉紧张。后来,他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深刻反省,认真加以改正,并且再没出现弄虚作假的问题,遂圆满获得了博士学位。
王正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真正的科学家对学术不端行为是深恶痛绝的,因为一颗老鼠屎会坏了一锅汤。”
“一个好的学者必须要有良心”
“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中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朱德全教授,代表宣讲团专家作了发言。
朱德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目前学术造假问题较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评奖机制的不合理,特别是在A类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对此他认为,一个好的学者必须首先要有良心,包括教育良心和学术良心两个方面,并且要做到言传身教。
“一般教师给博士生上课都是从早上9点和下午3点开始,朱老师坚持从早上8点开始,下午2点30分开始,保质保量。有时同学反映课没有讲清楚,老师一定会自己进行反思。”朱德全的学生林克松说,“他从来不让学生请自己吃饭,反而自己掏钱请学生吃饭。”
每年学院组织硕士生论文开题后,朱老师都会要求大家下去修改。一周之后,他亲自组织几个老师,包括他本人,再给学生开一次题。
朱德全告诉记者,一个学者导师必须处理好做人、做事、做学问、做学者这四者间的关系。做人是基础,做事、做学问是关键,只有这两样做到位,才能做好学者。
“一句话,做人要知足,做事知不足,做学问永不知足。”采访的最后,朱德全告诉记者。
“从我做起,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从我做起。”在这块写满自尊和良知的承诺板上,重庆市16所高校近2000名研究生庄严签下自己的名字。
重庆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尧玲向全市研究生发出倡议:从自身做起,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剽窃,不因追求个人名利而违背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性良知和社会道德责任感……
此举迅速波及到重庆市各大高校并引起极大反响。许多同学认为,该项活动的开展“是对青年学生和青年学者的真正关爱”。
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陈玮说:“作为研究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力、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他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并呼吁研究生群体“端正学术道德,自觉抵制一切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共同营造诚信、公平、自律、进取的学术氛围”。
据了解,重庆市科协和教委此次下定了决心,在首场报告会后,近日还将邀请在渝院士深入各高校开展宣讲。
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今后每年都要对新入学研究生开展宣讲教育;本年度新入学研究生则会在12月15日前全部接受教育;有条件的单位要逐步把宣讲教育对象扩大到高年级本科生和青年教师之中。
《科学时报》 (2011-12-09 B4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