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2-9 9:23:51
选择字号:
中国农大李道亮教授: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踏实
 
本报见习记者 温才妃
 
“今年的螃蟹个头儿大,养得也格外省心。”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宋家武家的技术员王大哥抓起一只5两重的大闸蟹,眼睛却瞟向池塘里的白杆子和岸边的控制箱。
 
白杆子、控制箱里有什么秘密?王大哥告诉记者,过去他要在凌晨三四点起床为螃蟹开增氧机,现在这个活儿由李道亮教授开发的设备代劳。不仅省去一半的电力,他也能睡个踏实觉,就连螃蟹也因为氧分充足,胃口大开。
 
2010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带领团队,在宜兴市搭建起了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为附近乡镇的13家农户、700亩养蟹塘开启了“幸福养蟹”之路。
 
服务农民无小事
 
“别看螃蟹横行霸道,它最怕缺氧。”提起养螃蟹,李道亮兴致勃勃,螃蟹一生要蜕壳5~6次,蜕壳时无力运动,此时缺氧特别容易死亡;平日里螃蟹缺氧也会“闷闷不乐”,光吃饲料不长大。
 
过去,农民凭借肉眼判断水中的缺氧情况,手动打开增氧机。可是,就连最有经验的农户也无法精准地把握螃蟹的时刻需求,而李道亮团队开发的这套系统却很好地克服了这个老大难。
 
“您的池塘溶解氧含量为2.9mg/l,水温19.1℃,根据理论推算,建议您下午3点增氧2小时30分钟。”杨巷镇农户吴顺松向记者展示了服务短信。
 
据李道亮介绍,该系统由水质感知、无线通讯、远程控制三大部分组成,可实时监测池塘中溶解氧的含量,一旦低于预警值,便会自动提醒农户增氧。即便农户出门在外,也可发短信给后台,要求启动增氧机。“农户可睡大觉养蟹。”
 
“现在的系统作了很大的改进,一年前可不是这样。”李道亮告诉记者,过去无线传输器仅高出水面50厘米,通过向邻近池塘的传输器依次传递信号,才能到达现场服务中心。
 
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道惊雷击中试验点农户邵宁伟的无线传输器,导致增氧机无法正常开启。第二天,面对眼前遍布的死虾蟹,邵宁伟伤心不已,事后估计损失达十几万元。
 
“实验室里没有考虑到雷击问题。”对于这件事,李道亮内心十分歉疚,“新的产品进行农村实验时,必须对老百姓完全负责,不能再出现产品不完善,影响农民损失的问题。”
 
如今,避雷、信号传输、探头堵塞在内的大小40多个问题,已得到解决。李道亮正在研究第五代产品开发。
 
能帮上忙才是真科研
 
孙亚宁划着小船,来到塘中的传感器附近,伸手将测试棒插入与探头等高的水位,这是为了核查后台数据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塘内含氧量。
 
养蟹人都知道两个时段——早晨四五点水中溶解氧最低;晚上六七点溶解氧最高。四下寂静,也是狗最凶的时候。“有时我骑了几百米,农家的狗仍然追着不放。”孙亚宁是李道亮去年带的研究生,也是第一个被派往宜兴农村的学生。
 
孙亚宁回忆,2010年4月她前往宜兴农村,原本盼望着6月回京,随身只带了两三套换洗衣服,可直到当年10月她才走成。为此,她哭过好几次。
 
“想着把一个女孩子留在农村,我几次都差点叫她回来,但还是狠下心来忍住。”李道亮说。但事后证明,他的狠心是对的。从小畏水的孙亚宁学会了划船,更让她激动的是,凭借这段经历,她被中科院物理所挑中,面试官给她的评价“能做这么艰苦的事,别的挑战也必能胜任”。
 
“需要待这么久吗?花两周时间作调查就可以了吧?”孙亚宁的师弟李秋成最初也有同样的疑惑,来到当地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十几天过去,李秋成透过上报的数据,察觉到水中溶解氧最高值、最低值的异样。细查之下,发现传感器上缠着大量藻类,探头上爬满了螺蛳,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
 
北京、宜兴两地人马迅速开工,在最快的时间内拿出了解决方案,数据终于恢复了正常。
 
“这才是真科研。”李秋成从心底感受到,自己确实给农民帮上了忙。
 
从2010年起,李门弟子中增加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两年的研究生学习中,必须有半年的农村实习经历。
 
“研究生培养应该注重问题导向、研究精神,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去农村实习,怎么会知道农民的需求?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而不是只写在纸上,这样心里才踏实。”李道亮说。
 
探索新型的大学推广模式
 
“你们骗我,无锡根本就没有什么农业物联网。”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信息化推进处长张国将司长带到宜兴试验点一看,才打消了司长的疑虑——不仅有实时监测,还实现了远程无线控制。司长眼睛亮了,连声赞扬。
 
事实上,2010年李道亮团队在江苏、江西等多地进行试验。一年过去,只有在宜兴站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以大学技术为支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大学推广模式。
 
大学教授与政府官员的正式合作,起于一次幽默的会面。
 
“小蒋,我到了。”5分钟后,李道亮见到那个联络已久的“小蒋”,谁想“小蒋”竟比“老李”大了10岁。“小蒋”这个称呼缘于两人的第一次通话,宜兴市农林局市场信息科科长蒋永年认定农业信息化首席专家必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教授,李道亮想着发展物联网会是一位年轻人。
 
在蒋永年眼中,现年40岁的李道亮是一个“拼命三郎”,经常早晨一早来,晚上10点多回北京去。“他一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兴奋地站在池塘边四处查看,询问农民需求。”
 
今年8月,中国农业大学与宜兴市正式成立“农业物联网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实验站”,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宜兴政府承诺未来3年每年投资2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并入股成立了农业物联网公司,专门支持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两年来,大学教授、公务员、公司职员不断奔走于乡间,切实解决农户养蟹的难处。“你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去农户家,临走时农户摘了瓜往车上塞,农民与我们的这份情,是为农民扎实服务换来的。”蒋永年感慨地对记者说。
 
“大学出技术,政府出支持,企业出队伍。”这是李道亮最乐见的合作形式,也是他服务农民的最大心得。甚至于,团队成员当初“过度重视把技术转向产品,不重视SCI、EI文章”的埋怨,也逐渐在事实面前冲淡。
 
《科学时报》 (2011-12-09 B4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