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磊 来源:南方周末 发布时间:2011-12-30 14:53:54
选择字号:
天宫一号团队:科学家80后

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的天宫团队代表。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CFP?图
 
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中国航天科学家,在2011年冬天的阴冷中,带给国人外太空的温暖信息。他们以及他们的事业,是百年前梁启超“少年中国”祝愿的遥远注疏。
 
在350千米的高空,每小时运行28000公里的速度下,亲吻必然不是一件轻松浪漫之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会极端凶险。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天宫一号研究团队的技术达人们让重8.5吨的天宫一号分毫不差地同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了“天空之吻”。2011年11月3日凌晨,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实现刚性连接,并形成组合体,整个过程用时7分11秒。
 
缔造完美一吻的是一批以年轻人为主的中国航天科学家,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科学家不仅在科研上“挑大梁”,生活上也是新潮入时。在交会对接成功之后,北京飞控中心的80后科学家们并没有因为两个半小时的紧张工作而疲惫,他们掏出手机开始发微博,与亲友分享内心的喜悦。
 
交会连接试验成功通过文字、影像传遍大江南北,年轻的科学达人们成为航天事业的新名片。穿着工作服,26岁的张伟仍显出稚气,婴儿肥的脸上架着文气的眼镜。2010年参加工作的他,已经在“天宫一号”的研制中担纲重任,任总体主管设计师。英雄年少,引得不少年轻网友感叹自己应该“停饭一餐”,反思“别人怎么这么牛”。
 
27岁的沈晓鹏长着一张泛红娃娃脸,他负责此次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完成交会的连接机构,这是此次空间交会连接试验的核心与关键。沈晓鹏说6年前自己还在上大四,当时是和同学窝在寝室里看“神六”发射。2009年研究生毕业,他成为805所空间对接机构研究室的一名设计师。11月3日凌晨,他又守在电视机前见证“神八”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试验。这次对接机构中,有他所设计的一部分功能,这让他“比6年前看直播时紧张多了”。
 
这些年轻人清新的形象,让普通人对于航天知识多了亲近,甚至一些科学家还成了年轻人的偶像。由于在《新闻联播》的“惊鸿一瞥”,一名面容清秀帅气的北京航天飞控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成为网络红人,发布他照片的网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点击两万六千多次,不少网友称其“都科学家了还这么帅,没道理”,并为他取名“天宫神八哥”。这位“天宫神八哥”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而他竟是1986年出生。
 
航天队伍中不断崭露头角的年轻面孔,让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朱毅麟觉得很欣喜。他还记得,在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时,王永志(1992到2007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戚发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总设计师)等专家都已经是60岁左右的老人了,当时完全是从“一穷二白”做起来的。载人航天工程伊始,老专家们就提出航天事业要“后继有人”,着力培养年轻人才,现在是见到成果了。
 
天宫一号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部分,其研发运作包括航天员、运载火箭、飞船等七大复杂系统,每一次成功后面都凝集着成千上万航天人的智慧。为了适应天宫一号发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就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朱毅麟说,天宫一号试验成功很难说是一辈人的成果,而是近二十年来数辈人的努力。
 
1994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就开始研制空间交会连接。到如今天宫一号上天,时间已经过去了17年。负责研制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对接机构研究组也从最初的6名成员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50人的规模。当时参与研究的一些科学家,已是青丝成花白。
 
“天宫一号”燃料加注工作由35岁的宿俊龙担任。由于所需时间长,燃料加注是个辛苦活儿,遇到夏天发射,穿着防护服工作完一脱衣服都可以倒出很多水。火箭燃料具有很强的毒性、腐蚀性,因此,燃料加注前的准备工作不能有一丝差池。防护不好,就容易烧伤皮肤,如果烧伤呼吸道的话,就容易窒息。他戏称自己是“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虽然天宫一号发射的燃料加注也是宿俊龙的例行任务,但对他来说仍然显得特别,这是他最后一次为火箭注入燃料,服役期满的他完成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就将退役。他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航天,成为支撑航天事业庞大群体中一个细小的注脚。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对接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就中国航天事业本身而言,在掌握载人航天安全返回、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后,实现全面载人航天飞行的三项关键技术都已经成功攻克。
 
“天宫一号是自主研制的全新载人航天器,作为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其相当于一座小型单舱式试验性空间站。”《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天宫一号架起了中国空间站的“梦工厂”。美国太空政策专家约翰·洛格斯登教授则认为:“这是中国朝着计划10年后建造更大规模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
 
在美国航天飞机悉数退役,国际空间站前途未卜之际,天宫一号的成功将对各国间业已形成的太空活动格局注入新的变数,来自中国的力量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接下来,天宫一号将在太空运行两年,计划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对接,届时将有宇航员驻扎进行科研活动。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却觉得: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到2020年,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们将在太空建筑起中国的空间站。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