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海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3-1 9:36:39
选择字号:
【科学时报】刘海峰:都是大学排行榜惹的祸

 
“I”是什么?是罗马字母的“一”,是英文的一个大写字母,是“我”。
 
都对,但还不够。因为近年来在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中,“I”还意味着发表论文的层次和分量,意味着考核级别奖惩标准,意味着工分奖金的多少、晋升机会的大小,代表着信心与前途、光荣与梦想、傲慢与偏见……
 
由于在核心刊物上的发文量是许多大学排行榜的重要指标,于是许多大学便集中导向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尤其是在列入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引文索引(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TSSCI)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些刊物关键都在最后有一个字母“I”,即英文Index(索引)的头一个字母。在量化考核的科研管理体制下,“I”是高校管理者便捷明了的评价指标,是让有些教师得意有些教师头痛的魔咒,是让有些人痴迷有些人癫狂的符号。
 
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不少大学的管理部门都陷入大学排行榜的迷思。2010年10月,我第8次到台湾,出席两个教育学方面的学术会议,了解到比两年前我去台湾时,许多大学唯“I”是求的情况更为普遍。以在“I”刊物上发表论文来考核评价大学教师,教师整天都“哀哀叫”,甚至有人见面戏问“最近你I了没有?”
 
两岸许多大学都具有急功近利的赶超心态,两岸学者在SCI 和SSCI等算数的国际刊物上的发文量都呈直线上升,台湾因为大学教师的英文水准普遍较好,按人均产出“I”的数量来说,远比大陆为多。台湾大学等也因为致力于此,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名次不断前进。
 
我算是较早关注SSCI的大陆学者了。由于是学历史出身,写论著比较重视引注参考文献,1990年之前,我就知道有这么一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3年由国家公派留英半年,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访问研究时,我便到图书馆去看过这玩意,翻着一本本浅黄色的大厚本SSCI,感觉英文世界的学术索引工作做得实在细致。现在一般人都依靠网络便可以查阅SSCI了,当时根本想不到SCI、SSCI今天会有让两岸许多学者迷狂的魔力。
 
由于部分大学排行榜注重科研数量,特别地偏重自然科学方面的产出因素,因此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在排行榜中的位置往往占优。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在《自然》和《科学》两种世界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折合数占20%的权重,获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的校友数占有30%的权重,而除经济学方面以外,该项获奖指标都属自然科学方面。从2004年开始,该排行榜对纯文科大学,不考虑《自然》和《科学》指标,其权重按比例分解到其他指标中。但多数大学并非纯文科大学,因此该项指标仍占极大权重。科学引文索引(SCI)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也占到20%的权重,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的论文数量根本无法与科学引文索引(SCI)相比,更何况SSCI主要以英语类刊物多。
 
虽然近年来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有所改进,例如从2005年开始对文科的论文赋予较高的权重,2007年2月公布了理学、工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按学科大类的世界大学排名,但因为强调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强调排名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透明性,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较难比较,也很难有可公开检验的数据,因此,该排行榜还是没有根本改变学术影响中偏重理工科的局限。而受英语霸权束缚的问题,在英语还在朝“准世界语”地位发展的情况下,看来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都难以解决。
 
因为“应榜办学”,诺贝尔奖没有希望,现在国内有的大学便对师生在全球顶级学术刊物《科学》和《自然》上发表论文实行“天价”奖励。对文科教师来说,《自然》、《科学》上发表也不大可能,剩下能够努力的,就只有追求各种“I”了。
 
大学排行榜利弊兼具,也有其积极意义,但消极影响确实不小。它加重了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并导致许多教师只重期刊论文,只重英文论文,特别只重美国期刊的论文,而相对不重视出版著作,对在著作中撰写某一章节更是不感兴趣。人文社科研究本应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关注人、关注社会,而不是在SSCI的指引下去做研究,这样仅仅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做研究,无益于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
 
实际上,在美国,许多大学教师反而不太关注SSCI,也很少有大学非在“I”刊物发表论文不可的要求,对“I”最为推崇的可能就是两岸的大学了。不久前,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郭明政教授在《联合晚报》上公开批评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陷入排名迷思,不该将学术用论文量化。SSCI只是一个商业机构数据库,过度量化的评比标准,根本无法代表学者在学术上的贡献,大学排名还把这样的指标当成重要评量,一窝蜂地追逐排名,对学术来说,是一大伤害。
 
看来,大学中的不少问题追根溯源,都是排行榜惹的祸!
 
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I”是什么?还可以这么说:“I”是核心刊物编辑们手中奇货可居的稀缺资源,是套在许多大学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多个“I”连在一起,有如晋升和考核道路上必须跨越的一道道栏杆……
 
《科学时报》 (2011-3-1 B1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读后感言:

验证码: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