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佳洱:科研经费对人的支持不能是短期的 |
对能够把经费用得好的科学家或者团队,应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
科研经费院士谈
今年出台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到,“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
那么,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应该怎么改?项目经费支持应该以人为主还是以项目为主?作为我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两院院士无疑更有发言权。本报近期推出“科研经费院士谈”栏目。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李芸
“在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上,我认为对项目的资助和对人的资助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我在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委任职期间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中科院院士陈佳洱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他介绍,在他上任之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确立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这一原则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经过“择优支持”选取好的项目,并在同类项目中真正选取了一批有优势的单位、有优势的小组、有优势的个人来承担。
“像吴文俊、黄昆、刘东生等院士的项目都曾得到过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最终效果也很好,他们都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记得刘东生院士在获奖之后对我说,‘没有基金委的长期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奖!’”
陈佳洱介绍,对刘东生院士等的资助,基金委采取了连续支持的形式。不仅对项目择优支持,还根据他们的工作进展连续支持、滚动支持,一期、二期、三期,甚至有的到五期,让他们在做项目时没有后顾之忧。
在工作中,陈佳洱等人也认识到,对有些可以信任、能够把经费用得好的科学家或者团队,应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所以设立了“杰出青年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杰出青年基金”针对在基础研究中表现杰出的青年,只要他们通过竞争得到评委会批准,就能按照自己的科研愿望使用资助经费,没有期限,也不需要再进行课题的申请和考核。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则是对科学实践中自然形成、有共同目标的创新团队,在评审、考核通过后给予他们资助。他们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由他们自己决定。这样既有竞争的成分在,又让科学家能有一个宽松环境,潜心研究。
考虑到申请项目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思想一开始不容易被评委们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设立了“非共识项目” ,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创新研究,让没有得到共识的新项目也能有所尝试。这种形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基础科学研究是需要宽松环境的,基础研究要作出成果来,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积累不可能取得重大成就。”陈佳洱过去曾说过:“宁坐板凳十年冷,不写文章半句空”。温家宝总理在一次汇报中听了他这句话后说:“十年磨一剑,未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剑,泰山不敢挡。”也就是说科学需要积累,厚积而薄发,所以对人的支持不能是短期的。
不过,陈佳洱也指出,由于资金毕竟有限,选择哪些科学家来支持,总是有个选择的过程,这就涉及到竞争。
“竞争通过什么体现呢?考察一个人不光是听他们的报告,还要根据过去这位科学家研究过的项目、他的业绩、他的学风,他是否有献身科学、服务社会的精神等等。”陈佳洱认为,优秀科学家的评价需要有合理的评价系统。现在流行的评价方式往往过分重视表观的量化指标,如发表SCI文章的数量、发表杂志文章的影响因子、署名是不是第一作者等等。这些指标固然可以作为一定参考,但是只凭这些并不能从质上真正把握一个科学家对于推进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或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评价一项研究工作和一个科学家,应该突出定性的分析,重视从质的内涵上进行评价。
“我们在确定‘创新研究群体’时都派专家组去考察。通常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陈佳洱记得,当年在考察陈竺同志的研究群体时并没有通知他,直接有专家过去跟他谈、跟团队的成员谈,并进行科研现场考察。在一系列考评后认为,陈竺的团队在科学研究水平和对社会健康的贡献上确实符合创新群体的要求,最终才审核通过。
“如今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有些地方也滋生了一些‘跑项目’、‘拉关系’的现象和急功近利、浮躁的风气,要坚决杜绝。”陈佳洱指出,对基础研究的资助既要通过一定的项目竞争,择优支持,更要对具有相对优势的科学家和科学研究团队进行长期资助,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在科研经费的分配上,对项目的资助和对人的资助两种形式都重要,相辅相成,不可能截然分开。
《科学时报》 (2011-08-05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