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9 9:14:10
选择字号:
胡敦欣:继续向西太平洋进军

 
科考队员在考察船上
 
“上世纪50年代末,全国海洋普查,当时的船只和仪器设备条件与现在远远不能相比,中科院仅拥有一艘科考船‘金星号’,也是中国唯一的一艘专业科考船。”在2011年夏季西太平洋科考共享航次顺利返航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对记者回顾了中国海洋科考的发展变化。
 
“中美赤道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研究”正式启动,中国第一次参加大型国际海洋合作调查研究
 
“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海洋科学考察基本上都是在陆架上100多米水深进行的。当时出海考察,没有现在这些精密仪器;把温度表挂到颠倒采水器上,然后放下去,没有压力传感器,在钢丝绳因海流而倾斜的情况下,仪器放到多深并无准确的记录,只能估计;水温也只能凭肉眼从温度表上去读取。现在,我们可以利用 CTD(温盐深仪),温度、盐度随深度的变化,一测便知。再比如测海流,过去是厄克曼(Ekman)海流计,用小球计数换算流速;现在使用安德拉海流计、声学剖面海流计(ADCP),可自动获取连续一年以上的流速、流向记录,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胡敦欣对记者细数着50多年来海洋科考中一些明显的变化。
 
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才开始深海大洋观测。鉴于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的重要性,1985年,“中美赤道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联合调查研究”正式启动。“那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大型国际海洋合作调查研究,当时牵头的是美国海洋大气局和中国国家海洋局,主要参加部门有美国国家基金委员会(相关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还有其他部门,如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等。”胡敦欣回忆说。此外,由中国科学院6个研究所共同合作的项目“热带西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与短期气候研究”也在同期进行。针对两个项目的不同,胡敦欣说:“虽然都在西太平洋海域,但中美合作的项目主要注重在纬向过程(东西方向)上,而中国科学院6所合作项目主要是注重经向(南北方向)过程。这是中国真正从近海走向大洋开展科学调查的初级阶段。”
 
当时,有人曾质疑这种科研调查是“跟着外国人跑”,有不少非议。胡敦欣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强调:“中国改革开放,对国外先进的就应该学习;即使我们出船,那是我们在出学费。和现在不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种种原因,国际大规模西太平洋调查研究热潮归于平静,中国也随之停止了相关调查研究,一直停止了大约15年的时间。对此,胡敦欣表示,这对我国来说是一次失误。“因为美国与中国都有各自的战略布局,不能因为美国不做了,我们也不做,我们应该继续向西太平洋进军”。
 
进入21世纪,“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国际合作计划正在执行
 
胡敦欣持续呼吁西北太平洋环流和暖池对ENSO(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循环、东亚季风和副热带高压有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影响着全球乃至中国近海海洋环境与气候,应该加强研究。美国科学家也对此表示赞同。但美国因资助方向的变化,一直没有采取相关行动。在此背景下,进入21世纪,以胡敦欣院士为首的中国科学家倡导发起的“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经过7年的多次研讨、酝酿和筹备,于2010年4月获国际批准为国际合作计划,当年5月正式启动,有中、美、日、韩、澳、菲、印尼、德等8个国家19个单位参加。
 
“这是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的认可。如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在国际上要提出这样一项国际合作计划是不可能的。当时不管是科研能力,还是经济实力都不具备基本条件。当然,我们不能骄傲,总体上我们和先进国家还有相当差距,还得努力!”胡敦欣自豪地说,“改革开放后,跟踪世界前沿,向国外学习是对的;但总是一味跟着别人走,就不对了,那样会永远处于被动地位,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想法,自主创新嘛。”
 
谈到自主创新,胡敦欣认为:“如果没有新的观测试验数据,海洋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了根基,就难有原始创新。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观测试验技术能力。目前,我国的科考技术条件仍存在很多不足,最严重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先进设备都是进口的,自己研制的极少,最多是仿制,但仿制成功的不多。目前,我国海洋仪器研制太差,需要国家大力支持,投入足够经费保障,加强研究改变这种状态。不过,自主创新的关键问题还是人才问题,这就需要改革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政策,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提高培养质量,使年轻人有足够的时间用于钻研科学。”
 
谈及2010年秋季和2011年夏季两次国家基金委西太平洋科考共享航次的“科学一号”远洋综合科学考察时,胡敦欣颇多感慨:“我们的‘科学一号’,船的条件差,没有动力定位;另外,地处水深(6000~10000米)、流急、海底地形陡峭,自然条件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准确布设和回收6000米测流潜标,可以想象,难度确实是非常大啊!2011年8月刚刚结束的航次,成功回收了2010年成功布放的2套深海测流潜标(6100米和3400米),又成功布设了3套深海潜标。取得了非常珍贵的科学数据,圆满完成了科学调查试验任务,在6100米深的地方成功布设和回收潜标,这在国际上,至少在西太平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我国海洋科学调查研究能力的巨大进步。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环流系统与暖池低频变异研究’两大关键任务之一。”
 
“目前我们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和巨大挑战。对我国物理海洋研究走出大洋来说,西太平洋仅仅是大洋考察研究的一个切入点,是第一步;要以此为基础,经过5~10年的努力,不断向中东太平洋、印度洋,直至向大西洋、南太平洋拓展,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二三十年之后,能拓展至全球海洋。这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预报、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是迫切的需要。”
 
据悉,我国“科学号”远洋考察船将于明年7月1日前交船投入使用;届时整个海洋科研能力建设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对此,胡敦欣激动地对其团队成员说:“明年我与你们一起出海!”
 
《科学时报》 (2011-08-09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