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钟哲
据深圳《晶报》报道,日前有网友在天涯爆料,称“山东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竟然要求父母都是干部”。帖子一出,引来网友质疑。高新区教育局回应说,“这是为高新区作出贡献的事业单位的职工享受的权利,是为照顾这些职工的子女”(8月17日《晶报》)。
把教师招聘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之内,这不仅是特定人员享有的“权利”,简直可以说是“制度”公开赋予的“特权”了。
如果这项“制度”的制定,经过了法定的程序(比如人大批准),又代表了未来的方向,我们当然无话可说。可问题是看不出这项“权利”的合理性,反倒有定向招聘的嫌疑。因此,它就不符合我们惯常强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没错,高新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新区建设者的辛劳,其中也有事业单位职工的汗水。对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怎么奖励都能说得过去,哪怕把他们载入开发区的丰碑,再给予物质上的重奖,如车子、房子、票子等,都不为过。但要把这种奖励,惠及到他们的子女身上,是否仍然没有脱离“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卖葱儿卖蒜”的理念?
招聘教师,当然胜任是最为基本的条件。为此可以设置各种门槛,比如学历、资质、健康情况等等,但唯独不能有出身、身高、性别甚至乙肝方面的限制,否则就是歧视。至于在胜任者中最后选谁,当然要公开透明,本着“三公”的原则办事。因为一旦设置歧视性的限制,就可能将优秀的人才拒之门外,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按枣庄高新区的要求,教师非得出身于干部家庭,鲁迅不行,华罗庚不行,其他很多优秀乃至称得上天才的人,都无法走上教师的岗位。
我们知道,虽然鲁迅的祖父是清朝的官员,但却在鲁迅少年时即因事下狱,而鲁迅的父亲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早逝,本来殷实的家道就此没落。到了鲁迅求职的时候,肯定不能满足“出身于干部家庭”的条件。如是,鲁迅后来焉能任教,并成为誉满中外的教授?
同样,“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也并非干部家庭出身,若按上述条件,他就没有机会成为清华助教、讲师,乃至后来的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应用数学系主任。自然也就不会取得享誉世界的巨大成就。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工程师,师德和知识是其最为本质的前提。与此相比,其他的出身、长相、体重,都算不上否定条件。如果任凭特权思想泛滥,设置这样那样的条件,量身招聘、定向录用,社会只能走上混乱不堪的局面。
《科学时报》 (2011-08-18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