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名为东海海底观测网的海底观测系统将在未来五年内建成,不仅能实时监控海洋信息,还能记录地震和海啸等数据。这是记者日前在由上海院士中心举行的“海底观测系统和海洋资源开发”院士沙龙上获悉的。在本次沙龙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史烈等学者建议,我国应加强海底观测系统的建设,重视海洋资源开发。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翦知湣表示,作为目前我国第一个海底综合观测试验与示范系统,光缆长度达到一公里的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站已建成,目前每15秒就会传输信号,海温、盐分和水压等都被记录。
据介绍,海底观测系统实质上是海底实验室,由海底观测节点和岸基站组成,通过电缆或光纤把各站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海底观测网。海底观测系统的建立,从根本上摆脱了能量供应和数据延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海洋学家可以在陆上通过这套系统,对海洋物理、化学、生物等变化过程进行实时的不间断观测。
到目前为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都已完成海底观测系统的架构,如美国“海王星”海底观测网、欧洲海底观测网(ESONET)、日本新型实时海底监测网(ARENA)等。这些观测系统的构建,为各国探索神秘的海底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时报》 (2011-08-30 A2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