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传》,杨建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9月出版
《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江才健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我常常自问,如何在反映传主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想望,以及大众对英雄人物想当然的认定之间,找到平衡点。我自觉像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工具,在这个时空注定地被赋予了描摹杨振宁的使命。写杨振宁的传记,是一个难遇的人生机缘。杨振宁是一个精彩人物,不只在物理科学,在人生世事之上,他都用心地刻下印记。他有着天才人物的禀赋,而且他一点也不放松,他使你感受到他过人的才分,也使你看到他用心营造的谦抑。写这样的一个人,本来就是难事。
——江才健
对中国科学史家、作家而言,为杨振宁这么一位不世出的科学大师作传,既是义不容辞,也是天赐良机,但更是绝大的挑战与考验。迄今为止,接受这挑战者,已经不下六七位之多。他们之中,杨建邺教授当是最努力勤奋的一位。
——著名科学史专家 陈方正
本书2003年首次出版时,即受到杨振宁关注,认为这是关于他的最好的两本传记之一。此番经全面修订和大幅扩充,其特点也益发显明:史料素材翔实、科学素养扎实、写作态度踏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 李昕
□受访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建邺
采访者:本报记者 李芸
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杨振宁传》于日前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杨振宁对本书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就这部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的杨振宁传记,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该书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授杨建邺。
《科学时报》:写人物传记是一件很难的事,特别是写杨振宁这样的大家。对于他,我们不可避免地去“仰视”,但这样的角度总容易让人物“变形”,在写作时,你如何把握你的视角?
杨建邺:不太敢写、不太愿意写传主的缺陷,这大概是大陆作者写人物传记的一个不足。我也没能摆脱。当然,我有我的原因。首先,我认为杨振宁是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是所有华人的骄傲。他的品格、风格、人格都值得我们学习,这是最应该宣传的。其次,从我收集的资料看,不管是中文的,还是外文的,有根有据的回忆性资料中,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批评过杨振宁。再次,就我和他的直接接触来说,从2004年到现在六七年间也只有四次,接触时间并不是很多,我能发现的仍然是杨先生非凡之处。
在写作的时候,我当然还是尽量平视他,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科学家。所以才会写出一些似乎是凡人才有的有趣的情节。不写作的时候,我只能是仰视杨先生。
台湾学者江才健曾写过一本《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江先生在美国采访过很多与杨先生有交往的人物,所以更能生动体现传主的个人风格。
《科学时报》:你刚才提到的江版《杨振宁传》,杨振宁很认可这本书,但他还愿意并帮助你出新版传记。你认为你的传记有什么特色打动了他?
杨建邺:我是1996年退休后准备为杨振宁写一本传记,但当时杨先生回信“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候”。2002年,我得知他1997年退休,认为时机已成熟,就先斩后奏直接写了。
2004年,杨先生很偶然在一个书店里看到了我写的这本传记(《杨振宁传》,长春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便与我联系,邀请我会面,近年又经过大量补充和修订,才有了最近的这本传记。
说到特色,杨先生曾提过两点。一是,我是学物理的并且研究方向是物理学史,对于一些深奥的物理学定律和杨先生的工作,我能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我把杨先生一生的活动放在20世纪整个科学大环境里考察、审视,为所涉及的主题构筑了既宽广又有深度的背景。
二是,我的资料比较翔实。我收集杨先生的资料大概有20多年时间了。近年为了写传,我更是只要与杨先生相关的资料,即使不是物理学方面的,我都没有放过。
《科学时报》:你说你写《杨振宁传》是想把你认识的杨振宁介绍给读者,你想呈现出一个怎样的杨振宁?
杨建邺:一般读者包括许多物理系的学生,对杨振宁的重要乃至伟大的贡献不十分了解,只知道1957年他和李政道推翻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定律,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但不知道杨振宁在其他领域的研究超过了他获得诺贝尔奖的贡献。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缺憾和损失。例如他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理论,不仅是物理学上重要的成就,而且已经成为数学家研究的数学结构,这在物理学史上是很少见的。所以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和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都表示,杨振宁应该再获得一次诺贝尔奖。
我写这本书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中国年轻人知道:一位华人物理学家作出了堪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狄拉克相比较的贡献,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杨振宁的言论、行为存有各种议论,我想解读这一切的钥匙是杨振宁的物理学研究风格。他的好友兼同事弗里曼·戴森评价他是一位“保守的革命者”。其实,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对待社会、文化上,杨先生都是这样。只有了解这一点,才能了解杨先生许多有关科学或者无关科学讲话的真意,而不至于随意褒贬杨先生的讲话。
《科学时报》:在和杨振宁的直接接触中,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谈谈你的个人感受。
杨建邺:我的感觉是杨先生谦逊温和,非常尊重别人。举一个例子,在传记写作过程中,我们E-mail交流特别频繁。在我个人与别人打交道的经历中,很多人的E-mail回复不及时,经常晚两三天甚至不回。但是杨先生从来不这样,一般在一小时内就有回复,快的时候两三分钟。所以我写书有问题问杨先生时,隔个半个钟头我一定打开邮箱看。我甚至于有时不解:杨先生这么大年龄,怎么会有如此的精力照顾到方方面面?
《科学时报》:写《杨振宁传》,“杨李之争”大概是绕不过去的坎,“杨翁之恋”又是很多读者关注的焦点,你是如何写这两方面内容的?
杨建邺:关于“杨李之争”,我是作科学史研究的,知道科学优先权之争,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实在太多太多了,在很多科学家身上都发生过,并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即使在世人眼中伟大、温和的爱因斯坦,照样与数学家希尔伯特有过难堪的不愉快。
在这本书中,我希望自己尽量做到客观公允。我只是综合所有能够找到的客观材料,对之进行系统总结,不作妄议和文学性煽情。我不作判断,是因为我的专业知识有限,要在不十分熟悉的专业领域里作裁判,是不明智的。但是“杨李之争”最终会有一个结论,只是不是现在,就像两人的恩师吴大猷所说:“我希望大家都不再在世人前争,而让truth慢慢展现出来。”
至于“杨翁之恋”,我觉得在这件事上很多人的议论有些过分,喜欢做随意的猜测。我在接触中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切,很正常,一点都不做作。翁帆对我和我的妻子很平实,就像好朋友一样。平时出门翁帆一定会牵着杨先生的手,这样杨振宁就可以大胆地快步行走。他说过:“有了翁帆我可以放心走快一些。”他们总有很多话交谈,内容各式各样。在和翁帆结婚后,杨先生精神状况非常好,感觉他特别有活力,让人欣慰。
《科学时报》 (2011-09-27 B1 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