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晓明 廖洋 刘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8 7:52:49
选择字号: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科学”号交付使用
 
■本报记者 李晓明 廖洋 通讯员 刘洋
 
9月29日,青岛奥帆中心港口,红白两色的“科学”号披着朝霞,静静停泊在岸边。
 
这艘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吨位4471吨,续航力1.5万海里,造价5.5亿元,当日由武船集团交付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使用。
 
“‘科学’号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海洋科研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的跨越,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跨越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支撑条件。”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当天举行的船舶交接仪式上说。
 
圆梦“科学”号
 
“海洋科学研究是一门基于观测、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没有观测工具,深入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就无从谈起。多少年了,我们海洋科技工作者一直在‘望洋兴叹’,‘科学’号实现了我们深海大洋调查的梦想。”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研究员孙松说。
 
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王清印站在“科学”号的甲板上,十分感慨。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科学”号投入使用圆了其多年的梦想,这条高水平的海洋综合科学调查船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据记者了解,中国在役海洋科考船十余艘,但总体上小船多、大船少,旧船多、新船少,专业考察船多、综合考察船少,无法满足近年来国家海洋科学考察与研究快速发展的需求。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被列入“十一五”期间我国投资建设的12项大科学工程之一,自2007年立项至今交付使用,“科学”号历经5个年头终于顺利交接。
 
现场见证“科学”号交付使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告诉记者,我国海洋科学研究起步较晚,一直跟着别人走,自己积累的观测数据较少,很难有原创。如今,“科学”号装备了现代化的调查手段,中国海洋科学研究本身的创新值得期待。
 
海上移动实验室
 
在出席交接仪式后,白春礼登上了“科学”号,详细考察了这条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科学”号总工程师于建军介绍说,“科学”号具备全球航行观测能力,采用了多项国际先进的船舶技术,最大航速为15节,可承受12级大风,日均耗油10吨,仅为同类船舶的一半,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有些方面甚至达到或超过国际海洋科考船先进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号配备了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包括水体探测、大气探测、海底探测、深海极端环境探测、遥感信息现场印证、船载实验、船载网络等。此外,船上还搭载了高精度星站差分GPS定位系统、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多道数字地震系统、缆控水下机器人(ROV)、电视抓斗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具备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生物、化学等综合海洋观测调查能力。
 
记者了解到,装备先进的“科学”号具备同步进行现场保真取样和实验分析能力,能够满足现代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为深远海调查研究提供最为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移动实验平台”。
 
走向深海大洋
 
“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大洋。”这是白春礼在交付当日多次提及的国家强化远海的战略发展目标。
 
“科学”号入役,将朝这一目标迈出关键一步。未来10~20年,它将作为海洋科学考察主力船之一,与现有和将建的综合考察船、专业调查船相互补充配合,逐步形成我国海洋探测调查的完整体系。
 
孙松表示,深海大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等资源,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走向深海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战略。“科学”号交付使用后,将主要用于加强中国近海与深海大洋的协同研究,特别是对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南海等重要海域的综合调查和研究,揭示海洋对大气影响、全球变化、深海资源形成机制等。
 
孙松透露,“科学”号考察船将以“专业运行、开放共享”的模式运行管理,中科院海洋所作为建设法人单位将通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号的优势和作用,使这艘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旗舰船成为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共享平台。
 
记者了解到,近期完成一系列海试后,“科学”号将承载中国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梦想,扬帆深海大洋。
 
《中国科学报》 (2012-10-0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