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志刚
就在日本为钓鱼岛之争与中国搞僵、外交付出沉重代价,颇有些内外交困的敏感时期,一则消息或许让这个岛国出现久违的喜悦,给走向衰老的日本带来一丝元气。1962年9月4日出生于大阪、毕业于神户大学医学部、大阪市立大学,由整形外科医生转行研究,现为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的山中伸弥教授与美国学者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次凸显了日本作为亚洲科技能力顶尖国家的实力,也证明了日本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能力。时隔25年,日本学者再次获得该奖项,既是一场生理医学领域马拉松式研究的接力,也是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向科学界展示的一个新成就。山中教授获奖也使日本诺贝尔奖获奖者总数增至19人。
虽然中日岛争带来两国关系的退步,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也受到影响,但从科学无国界的角度,我们理应为山中教授的获奖祝贺,理应为人类攻坚克难的努力喝彩。这个时候,没有日本人抑或中国人的行与不行,也没有日本人据此可以傲视一切的资本,这个时候有的只是亚洲人的自豪,科学技术研究胜利的喜悦。
山中教授的研究具有什么魅力或者说因何获奖?这项名为人工多性能干细胞(iPS细胞)的研究持续了十几年,具体成果问世于2006年,其后许多国家学者积极介入该领域的持续研究。这种干细胞变化发生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和细胞中,由患者的细胞提取制作iPS细胞,可以使因疾病或伤害造成的丧失功能的人体组织和脏器,实现没有排斥反应的所谓的正常组织移植的再生医疗目的。也因此,对iPS细胞的研究引发全球科学家的关注,其研究也引发人们对再生医疗的巨大期待。换言之,iPS细胞研究将会使各种疑难杂症患者看到治愈的希望之光,使各种新药特药的研制问世成为可能,其早日应用临床治疗将带来一场医疗革命。
从学问的角度,日美教授通过研究再次解析了新的自然法则,这种精神和突破可喜可贺。但今后如何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医疗还需思考。安全确认需要时间和世人的承认,需要跨越的障碍依然很多。虽然关于iPS细胞的研究全球瞩目,但其应用今后也存在很多令人质疑抑或争议的问题。首先是安全隐患。人工合成的iPS细胞目前存在相应安全隐患,由于合成iPS细胞当初使用的基因中包含癌元素成分,其无限增殖的性质,使据此制造的人工脏器中还残留iPS细胞,癌化现象令人担心,一旦增殖将可能致癌。虽然现在开发了不再使用包含癌基因的合成法,癌化危险性大大降低,但即使解决了癌化难关,现阶段全球还没有建立人体组织和器官移植的品质担保的标准,iPS细胞将面临滥用危险。其次是面临医学伦理考验。由于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不同,因其不破坏受精卵,京都大学小组近期成功从老鼠身上提取卵子和精子,生育试验也获得成功。如何规范堪称最高隐私的由干细胞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实用化是重要命题。最后,针对治疗个别患者合成iPS细胞,从时间和费用上讲,眼下并不具有现实操作性。亦即iPS细胞是新技术,但还没有迎来真正的新药开发和医学应用阶段,距离社会贡献还有很长一段路。即使iPS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但并不是明天后天就能治病救人,今后至少还需要5~10年才行。为纾缓上述窘困,根据白血球明显减少排斥反应原理,山中教授宣布了根据iPS血球型号建立iPS细胞库的构想,并在今年7月发表了构筑iPS细胞库的意向,使iPS细胞朝向实用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日美学者获奖给我们的启示有三:一是国家天然资源可以受限,但研究和知识产权无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项独步世界的研究可以带动一个新兴抑或战略产业,完全可以演化成为综合国力;二是好的研究就像马拉松赛跑,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还要有后续人才接力。有时可能会被暂时超越,发表论文会因滞后影响评价,但坚持到底还是会有大的斩获的;三是国家预算的支持。山中教授从去年担任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后,京都大学匹配了高达3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研究所各类人才多达200人,堪称大手笔运作尖端研究项目的典范。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科院东北亚所所长)
《中国科学报》 (2012-10-13 A3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