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东
■本报见习记者 孙爱民
“未来的十年将是我国卫星对地观测发展最快的十年,我国的卫星对地观测计划将会在国际上形成最有特点的、最密集的体系。”谈起卫星对地观测事业的未来发展,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就忍不住自己的兴奋。
对地卫星观测框架“成形”
今年是遥感诞生第50年,1962年第一届环境遥感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遥感学的诞生。“最初的遥感主要用于观测气象,1962年的环境遥感会议为人类揭开了利用遥感进行对地观测的序幕。”郭华东回忆对地观测研究历史时说。
50年来,全球卫星对地观测的技术在蓬勃发展,卫星对地观测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在诸如地震、水灾监测等全球热点问题上发挥了很大作用。”郭华东表示。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城市建设问题,迫切需要对地观测数据为经济建设与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相继发展了以腾冲遥感为代表的资源遥感、以四川二滩为代表的能源遥感、以天津渤海湾地区遥感为代表的环境遥感。
“除了传统的遥感技术,我国还形成了中国巴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系列、气象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四个系列的卫星遥感系统。”郭华东表示。此外,我国的小卫星对地观测计划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华东表示,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对地卫星观测的框架。
真正形成体系仍须科技支撑
虽然我国的对地观测体系在几十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郭华东却认为,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欠缺”。
“从技术上讲,我们国家还缺乏高空间分辨率的数据。”郭华东表示,西方国家发射的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了0.5米甚至更高。
在郭华东看来,卫星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卫星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取决于整个卫星系统的设计、卫星元器件与材料的工业化水平。“只有整体科技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卫星空间分辨率才能达到一定高度。”郭华东表示。
据郭华东介绍,我国在独立建设对地观测体系的同时,还接受国外先进的卫星数据,为我国的环境检测、灾害防治等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数据支持。郭华东同时表示,真正形成中国自己的对地观测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要推动多模式、多平台、多波段的,综合性的对地观测计划建设。
将实现历史性大发展
据悉,我国近几年充分认识到对地观测的重要性,在未来十年会开展一系列专项计划。“未来十年,我国卫星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设将实现历史性的大发展。”郭华东说。
“我国将不断完善四大卫星系列,后续会有新的卫星不断涌现。”郭华东表示,国家还安排了很多项目的开展,推动我国卫星观测体系建设。
在展望未来对地观测技术的应用时,郭华东表示:我国的自然灾害预测时间可以大幅度缩短、监测精度也会大幅度提高;大面积测图也会突破气象、地形的限制,速度与精度大幅提高;环境问题也会纳入常规检测体系,海洋生产力的提高、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疆土的保卫都会有卫星体系的指导。
郭华东强调指出,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环境、城市发展问题对对地观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需求,而这是促进我国卫星对地观测发展的强大动力。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发射卫星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不要为发射卫星而发射卫星。”郭华东表示,“建设卫星对地观测体系要紧跟国家需求、用户需求,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更加科学、清楚的论证,这样才会有更高的效益。”
《中国科学报》 (2012-11-17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