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新能力是这样炼成的 |
——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纪实 |
■本报记者 谭永江 通讯员 屈会超
10月的一个周末,本来是休息的日子,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梁妮娜、段杏幸几名学生却乘车来到开封高校进行调研采访。原来,他们是要完成自己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高校学生记者培养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河南师范大学推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项目分国家级、校级重点、校级一般和院级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指导老师。项目带动成为该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两位本科生的科研故事
陈建杰是河南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9级学生,大二上学期,他联合其他4名同学组成了项目组,申报了“河南省特殊脆弱儿童社会福利状况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上蔡、洛宁为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
“2010年暑假,我和其他同学在张长伟老师的带领下到洛宁、上蔡等地区考察调研,发现这些地区的特殊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社会对他们的认同也存在很多问题。当时只是模糊地觉得,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有价值,就选择了这样的题目。”陈建杰说。
课题开始后,陈建杰和同伴每年要深入到这两个地区进行调研,通过不同的儿童表现发现问题。同时,他们还查阅大量资料。这些都大大地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当我们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时,我们的研究就既有了现实和数据支撑,又有了理论支持。”陈建杰说。
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李静雯从入校就进入了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本科生创新团队,一开始只是参与资料的整理。但很快,她就发现了科研创新的乐趣。
“当时,我们小组对肝肿瘤很感兴趣,大家就希望能够深入地作些研究,在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实验室主任徐存拴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就选择了‘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大鼠肝再生与肝肿瘤的细胞增殖差异机理’这个选题。”李静雯说,团队则在实验室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对比了肝再生的转录谱和肝肿瘤的转录谱,找出了其中的差异,把这些差异的基因放到细胞增殖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上下游系统分析对肝再生和肝肿瘤的影响。
现在,李静雯的项目小组已经有3篇论文在SCI刊物上发表,李静雯也被保送到中科院攻读研究生。而她主持完成的项目《从基因转录水平研究大鼠肝再生与肝肿瘤的细胞增殖差异机理》和陈建杰主持完成的论文《小组工作在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中的价值揭示》一起,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这也是河南师范大学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成果遴选工作中连续第五届有项目入选。
提前“预定”的老师
“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或者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查找资料,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师生的交流和同学们自己的交流,最终能自己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徐存拴说。
2008年7月,河南师范大学被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近4年来,该校共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5项。参与学生共14800余人,占在校生总人数的61.9%,覆盖全校各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河南师范大学联合省内外100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1+100”校企联合协作共同体,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宽阔的平台。同时,学校建立相应奖励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激励大学生申报参与创新性项目。
“学校现在创新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每年项目申报的时间,学生们都会提前组织好团队,做好选题,找指导老师,有的团队还会提前来做一些基础性工作,经常会出现找不到指导老师的情况,因为已经有团队提前‘预定’好了老师。”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焦留成说。
4年间,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共完成项目研究报告3200余份,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Ⅱ区论文4篇,获得国家专利13项,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项,获得“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计算机软件、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国家级奖126项,省级奖1020项。
《中国科学报》 (2012-12-19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