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2-2-2 13:21:03
选择字号:
校长公选:大学核心人物“要教育家,不要官员”
 
前不久,教育部网站发出公告,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两所直属高校校长和6所直属高校总会计师,两所公开选拔校长的学校是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根据公告,公开选拔任用的校长和总会计师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另行安排工作。两项选拔的报名时间为2011年12月22日至31日,采取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的形式在网上进行报名,面试将采取竞职演讲和考官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校长的面试结束后,教育部还将在教师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中进行民意测验。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突破,中国大学直接招聘校长和院长的数量和范围应该继续扩大。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学者熊丙奇表示,教育部这次公选校长的公告,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按照1∶3至1∶5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名单及个人有关情况将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和职位所在高校校园网进行公示,这确保了师生对校长选拔的知情权;二是面试采取竞职演讲和考官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试结束后,在教师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中进行民意测验。根据综合面试、民意测验等情况,按照1∶2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
 
“这个过程实现了师生对校长选拔、任命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相比于此前的校长选任,有很大的进步。”熊丙奇说,从长远看,公办大学应该探索建立由人大代表、官员、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组成的大学理事会。在选拔校长人选时,设立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学校校长任职条件,公开选拔校长,然后提交教育主管部门任命。这样选拔任命的校长,就摆脱了官员身份,体现了对教育管理职业化的要求,也有助于转变校长的办学思路。
 
据了解,教育部直属的76所高等学校,其中30多所正局级高校校长由教育部直接任命,另外30多所部级高校由教育部提出校长任命意见,由中央组织部任命。由于中国的大学校长属于行政序列的高级干部,选拔都有严格的组织程序,一旦当上大学校长,根据所服务院校的副部、正厅、副厅等不同级别,校长本人享有相应的政治和生活待遇。在学校管理中,重点学科、科研项目等审批实权仍在上级机关,学校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大学校长要像其他官员一样对上级负责。
 
有媒体做过一次“中国大学校长公众认同度调查”,3311位受访者中,69.87%的人认为中国现在的大学校长总体形象更接近官员。教育部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大学校长,有网友评论说:“此次教育部公开推举大学校长触动的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深刻的内核,就是吏制的改革。”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处在一个拐点,到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时候。规模的扩张可以靠行政命令,但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则需要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最有导向性的人物、最核心的人物就是大学校长。
 
王旭明说:“在我看来,能够当好中国大学校长和书记的必须是真心热爱中国教育的人,不是为了某种需要。此外,当好中国大学校长和书记,还需要有宽容精神和创新精神。”
 
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的招聘公告中有如下具体要求:校长应“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有较丰富的办学治校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要求包括:现任普通高校校长或党委书记;现任普通高校副校长或党委副书记且任副校级两年以上;具有普通高校中层正职领导职务3年以上工作经历,且任相当于普通高校副校级领导职务两年以上;现任境外大学副校长或担任境外著名大学院长(系主任)3年以上;中国公民,且没有国外永久居留权或者当选校长后自愿放弃国外永久居留权;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的可以适当放宽,但不超过55周岁。
 
“除了这些硬性的要求,我更期待通过公开招聘上任的大学校长能够在宣言中说,我不发表论文、不带研究生、不出书,拿出全部精力办好大学。我还期待新当选的校长是杂家和管理者,不一定是院士,不一定在他的学术领域有多大的建树,但一定要懂教育、懂管理、懂人生、懂社会,‘四懂’人才比院士和科学家当校长强得多。”王旭明说。
 
有评论认为,大学校长被称为一个学校的灵魂,但在行政体制内游走的“大学校长”在媒体的视野中一直处于空前暧昧的位置,“既受惠,也受困;既受用,也受罪”。早在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优秀的大学校长首先应是一位教育家,这是众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识之一。“我国大学校长最缺乏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两点:一是理想主义,二是做一个心无旁骛的职业校长的献身精神。”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优秀大学校长应当具备的条件,也是相对而言的,“也许有人可以归纳为五条,或者细分为八条、十条,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在这些条件中,我个人最看重的是理想主义者。只有有理想才能够追求终极目标,才能立志教育改革,才能致力于创造,也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
 
实际上,我国改变高校校长选拔方式的尝试已经开始了很长时间。据了解,从2002年起,教育部就开始在一些高校实行副校长职务公开选拔。2010年辽宁省曾向全国公开选拔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5所省属本科高校的校长。此外,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遴选可谓特例,经全球海选后上任的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上任后,便尝试推行去行政化的“大学实验”。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已明确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熊丙奇说,中国的大学校长能够全球公开招聘正是对纲要的贯彻、落实。
 
到底我们在高校领导选拔上还能做些什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大学校长?对此,王旭明说:“可以明确的是,只会做官,只会研究学问,只会搞社会活动,只有一大堆社会头衔,只会经商的人都不适合当大学校长。”他说:“形式不重要,某种程度上讲,标准比形式更重要。公选大学校长的核心标准还没有公布,值得警惕的是形式的花哨取代内容的深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