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价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公正、合理、规范的学术评价体制,对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创新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以及防止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建立健全合理的科学评价规范制度是科技界的重大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看其科技成果获奖类别与等级、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以及所取得的发明专利和完成的专业技术工作量等,并与其技术职称晋升、科研基金申请、奖金待遇分配等各种利益直接相关。毋庸讳言,由于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浮躁浮夸的学风甚至学术腐败现象。核心期刊、SCI论文以及影响因子等学术量化方法更是不断受到质疑和责难,如认为学术评价量化背离了学术评价宗旨,科技论文数量剧增是“学术泡沫”,是学者们沦为“论文机器”的结果,甚至认为正是学术评价量化导致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
失之片面的批评
目前的学术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固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但某些批评也失之片面,一味指责而无创见更无济于事。
有人批评职称或学位论文的量化考核,主张用所谓的科研“实力”或教学“实绩”去评价。殊不知,真正意义上的论文正是其科研“实力”或教学“实绩”,尤其是学术理论水平主要的具体表征,至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人主张取消对SCI 论文或在权威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特殊奖励。但一般而言,国际高水平期刊或SCI收录期刊对论文的审查把关较普通期刊严格得多,更由于高水平权威期刊投稿量大而用稿率低,发表论文的总体质量相对较高。将SCI 论文数作为学术绩效评价指标的初衷正是针对当时国内同行评议存在各种人际关系影响的学术不正之风。
有人提出论文被引用频次不是评价论文质量水平的标尺,真正的标尺是读者从文章中是否能获得新的知识和灵感启发。殊不知,实实在在的“引用”正是读者从文章中获得新知和灵感启发的具体体现。
有人提出论文评价用同行评议取代引文计量或影响因子,但现实中的同行评议也并非无懈可击,如受到个人学识水平、主观倾向或学术成见的影响,或遇到利益冲突时也可能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且评审结果不易量化比较。事实上,论文被同行引用也是同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无论是继承性引用还是批评性引用,都比较客观地体现了论文或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在此情况下,对学术评价方法的一些积极创见、探索和尝试则更有实际价值,也更值得赞赏和鼓励。例如,美国物理学家J.E.Hirsch提出的h指数法,富有创意地将学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巧妙结合起来进行量化评比;采取“论文影响因子法”(即用某学者发表的论文总被引频次除以论文总篇数作为评价指标),可促使科研人员慎重发表论文,抑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倾向;采用“代表做法”(即只选择自己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统计其被引频次并由同行鉴审、评定其质量水平),可兼顾对论文质量和数量以及定量与定性评价的综合要求。
学术评价应遵循科研规律
学术绩效评价确实是一项困难而复杂的事情,有许多问题亟须研究,如怎样正确处理十年磨一剑的大型科研项目与年度或阶段性绩效考核的关系;如何正确对待在国内一般学术期刊和国际公认高水平期刊上论文质量水平及影响力的差异;如何公正合理地评价最终失败或未得到预期成果的探索性课题研究工作;怎样将同行评议与量化统计考核有机结合;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效益与论著发表的学术理论水平联系在一起评价;如何合理确定科研报告、成果鉴定意见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科研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等。
其实,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相对合理性及具体针对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用任何单一的方法取而代之大都是行不通的。注重核心期刊或SCI论文数量的统计和评比本身并无原则性错误;错的是被简单化地滥用,以及缘于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乃至学术腐败;对现行的学术评价方法和体制泛泛指责或一概否定无济于事。
目前,真正需要的是在遵循科研规律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学科门类、不同科研岗位和不同职称等级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对其学术评价方法和体制积极地研究、探索,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创意和见解,使其不断改进、完善并合理运用,以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并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作者系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报》 (2012-02-07 A3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