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陆琦
“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发展、凝聚和升华的科学精神,也将成为支撑我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未来文明的新的文化基础。”
2月29日,九三学社中央举行“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专题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冯培恩以及30多位学者,围绕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学界在文化建设中应起什么作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人文科学界如何形成合力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将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这一主题,其实是钱学森、袁翰青等老一辈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
“到今天,这仍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王志珍认为,在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谈文化,必须谈精神跟精髓,“提倡什么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觉得,从衣食住行到伦理、规章、制度,再到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各个层面,文化无处不在。
什么是科学?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渝生引用了达尔文在1888年给出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王渝生认为,科学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应该把民主、自由的精神注入文化”。
“整个文化中应该有科学精神,科学的行为中也应该贯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资中筠说。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梁晓声也认为,科学精神与文化的精神从来就是相互渗透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为中国文化注入科学精神要素,开启了中华民族从科学启蒙到科教兴国的奋斗历程。科学精神作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敏认为,将科学精神注入文化事业,首先要注入科学的求实精神。就是要注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反对空谈、弄虚作假、封建迷信。“这也是文化建设的道德底线,否则一切都是假大空,社会主义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其次,她认为要注入科学的民主精神。这意味着允许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各个学派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意发挥并汲取集体的、民主讨论的智慧成果。
最后,她认为要注入科学的创新精神,使科技为创造社会主义文艺服务,使文学艺术创新有科学的世界观,并使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综合创新。“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
今天,我国的国民经济虽然以较快速度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复苏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受其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存在下行的压力。钱学敏提出,这正是文化大发展难得的机遇。“因为文化产业具有消费空间大、产业能耗低、相关带动性强的特点,加快其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而稳定地科学发展。”
“文化是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根基。”秦伯益说。
早在1995年,钱学森就曾说过:“我们要把文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放到与科学技术同等的高度来认识。”他甚至提议建立“科学技术第四产业”、“文化艺术第五产业”。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依靠好的作品。秦伯益从年轻时候起就喜欢逛书店,“6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书店折射出我国一个连续的文化断面,将其叠加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文化史”,“看到有的作家从稚嫩走向成熟走向辉煌,但有的从先进走向平庸”。
在秦伯益看来,没有好的作品,就没有持续健康繁荣的文化。“文化事业是根,产业是叶。不过,文化不能笼统产业化。”
《中国科学报》 (2012-03-02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