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连达 李贻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20 8:29:51
选择字号:
李连达 李贻奎:熊胆之争的三个关键问题
 
■李连达 李贻奎
 
由外国人发起的境外民间组织却带头在国内发起一场大规模反对中药熊胆粉的活动。细心梳理整个“论战”过程,笔者对三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有无药用价值,能否治病救人?
 
众所周知,中药熊胆粉作为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珍贵药材,大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中药熊胆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据笔者收集的将近900篇现代科学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其中有100多篇试验研究报告,证实它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利胆溶石,保护心、脑、肝等多方面作用。
 
另外,还有780多篇临床研究报告,证实它对肝胆患者、心脑患者、感染性疾患及传染病等有确切疗效。如熊胆制剂“痰热清注射剂”在有效阻击非典、流感等方面,显示了足够的“威力”。
 
所以说,中药熊胆粉的药用价值,不容否定。
 
中药熊胆粉能否被代替?
 
曾经有人提出用菊花等植物药、熊去氧胆酸、人工熊胆三种方式来替代中药熊胆粉的办法,但客观效果却并不理想。或者只能说,部分代替可以,全面代替很困难。
 
笔者认为,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全面替代熊胆粉。菊花等植物药的作用相差甚远,在此不必讨论。而熊去氧胆酸亦不能全面替代熊胆,主要因为熊胆粉有几十种有效成分,而熊去氧胆酸仅为熊胆粉其中一种成分,一种成分怎能代替几十种成分的作用呢?
 
再者,熊去氧胆酸的治疗作用明显弱于熊胆粉,特别是对心脑、胃肠道的调节作用,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治疗传染病的作用等方面。并且它还不易吸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甚至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因此,从有效成分、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相比,熊去氧胆酸不能完全代替熊胆粉。
 
人工熊胆虽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临床试验,但是至今未被批准生产、销售和使用,原因何在?
 
据了解,有研究人员已完成Ⅱ期临床500多例观察,证实有效。但所观察的疾病中,除高血压外,多为眼结合膜炎、扁桃体炎、痔疮等 “小病”。而熊胆粉的优势在于治“大病”,如心脑疾病、肝胆疾病、流感等传染病和难治性感染病等。
 
如能证实人工熊胆对“大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或者至少对1~2种“大病”的治疗能够达到熊胆粉的水平,相比才能“放心”地替代。
 
所以,在还未有药物可以全面代替熊胆粉时,便主张废除中药熊胆粉及其中药制剂,笔者觉得,为时尚早!
 
引流熊胆是否过于残忍痛苦?
 
采用造瘘引流熊胆汁,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降低动物的痛苦,降低到可忍受程度。当然,造瘘引流胆汁毕竟是非生理状态,必然会给动物带来一定的伤害与痛苦,对此应该权衡利弊全面考虑。
 
不过,静下心来,反观我们医疗现实情况,每天都有人通过“抽血”、“抽骨髓”、“做大手术”等方式,挽救患者的生命,这些手术与引流熊胆相比,哪个更痛苦、更应该禁止呢?
 
如果从保护动物(包括人)不受伤害,不受痛苦的原则出发,笔者认为,首先应该禁止器官移植,那么产生的后果便是将有几十万病人坐以待毙。
 
为了治病救人,人类可以贡献自己的五脏六腑,忍受巨大痛苦和伤害,为什么不可以取熊胆以救人?!我们反对虐待动物,特别是伤害野生珍稀濒危动物,但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了扩大濒危动物种群及数量,发展人工养殖业,并在严格控制下,有条件、有节制的合理利用,理应受到支持和鼓励。
 
(李连达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贻奎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2-03-20 B3 健康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