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孔明 陈万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其中对农业植保科技提出许多明确要求,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植保科技面临重大挑战
科学合理地控制粮食作物的生物灾害是我国植物保护研究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时期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首先,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变革,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的规律更加复杂多变,这为植物保护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病虫害暴发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变暖必然引起有害生物发生区域和暴发流行规律的变化,如近年东北亚地区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跨区作业、直播免耕、转基因抗病虫作物等轻减化耕作栽培制度必然导致有害生物扩散传播速度加快、优势种群频繁演替,使一些原本次要的有害生物上升为生产上的重要致灾因子。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变革等新形势,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入开展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规律和持续治理基础研究,创新生物灾害防控的技术手段,提高监控预警能力和水平。
其次,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融合,农业外来生物频繁入侵、植物疫情事件不断发生,这对植物保护科技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
随着国际市场的融合和交流合作的频繁,外来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日益加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物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毁灭性和掠夺性等特点。
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呈现出种类增多、频率加快、蔓延加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外来生物入侵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还破坏稳定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生态损失。强化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入侵机理以及应急扑灭和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是新时期植物保护科技工作的又一重任。
第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食品安全备受关注,这对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控策略和技术措施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人们在吃饱、吃好的同时,更加讲究吃得安全。
随着国家对农业安全生产和农业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安全、环保”的生态抗灾、生物控害、物理防治、作物抗病虫品种等技术为主体的“绿色植保”,必将替代传统的单一依靠农药防治的手段。依靠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生物农药是解决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加强生物农药的技术研发,积极推进生物农药产业化,是防治农业生物灾害、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维护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
此外,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引领未来的前沿技术之一,转基因抗病、抗虫和抗除草剂作物的商业化种植是有效防治病虫草害的首选措施,其独特的经济性状和功效,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然而,转基因产品的环境和食用安全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通过严密的科学研究加以解答和澄清。
植物科技创新的对策
植物保护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以农业有害生物和农药为主要对象,研究和解决全国农业生产中植物保护的重大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与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植物保护研究已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服务能力。今后应围绕国际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方向和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具体研究攻关。
加强植物保护学科建设。夯实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生物防治学等传统学科,发展生物安全学、入侵生物学、植保功能基因组学等新兴学科,扶持杂草学、鼠害学等劣势学科,构建完善的植物保护科技创新学科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农科院为例,应努力做好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等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工作。
加强人才与团队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培育一批能够把握世界植保科技发展方向、在关键领域和重点岗位具有开创意识的科学家队伍。制定符合学科发展的人才引进、培养规划,以学科的战略重组推进重点学术团队建设,实现人才整体效应的最大化。
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在农业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在植保功能基因组、植物疫苗、转基因昆虫、植物病害分子诊断、农业害虫雷达监测等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植保科技制高点。
加强“科研、教学、推广”和“试验、示范、应用”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鼓励专家在关键农时、重点区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
(吴孔明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陈万权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报》 (2012-04-28 A3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