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技术力促农资经营网络建设 |
农资物联网技术成果汇报会在京召开 |
|
本报讯(记者甘晓)5月30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举办的农资物联网技术成果汇报会在京召开。
目前,农资质量安全问题严峻、物流成本过高、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缺乏农资使用技术指导等是农资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2011年9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与供销总社共同签订《共同建设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先进技术与传统行业的优势融合步伐。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微电子所、声学所、合肥智能所等研究机构参与了农资物联网的研发。
据悉,根据供销总社与中科院去年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在农资物联网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农资商品质量追溯技术标准、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云数据平台、农资供应链商务智能系统、农资科技一体化服务系统、农资溯源智能化终端、化肥商业淡储监管系统等7个应用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中科院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甜春介绍说:“隐形二维码防伪技术、农资防伪溯源移动式终端、无源温湿度RFID标签等技术的运用,使得整个服务体系‘傻瓜化’。”
当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占有我国农资市场67%的市场份额,但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认为,“质量的可靠性和服务的先进性还不够”。他提出,技术专家应与农资行业专家精诚合作。
截至目前,双方已联合召开了技术专家与行业专家的对接会,建立了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体系顶层设计方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支撑农资核心业务的智能信息平台研究与示范项目”也正在实施。
《中国科学报》 (2012-06-01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