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新华在野外考察。孙晓东摄
■本报记者 甘晓
“流萤”是付新华的QQ名。萤火虫是他的宝贝。
付新华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他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萤火虫的博士。
“一个男孩子的手从空中落下来,将我一把捞住。但这个愚笨的家伙显然被我吓着了,他没想到我会发光。”在付新华撰写的科普书《一只萤火虫的旅行》中,他以萤火虫的语气描写着自己与萤火虫的初次邂逅。
最近,34岁的付新华又一次因为他的“宝贝”而高兴得像个孩子。历经多年研究,他发现,水栖萤火虫雷氏萤以传播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螺类为食。
“未来,也许能利用水栖萤火虫达到对肝吸虫进行生物控制的目的。”近日,付新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兴致勃勃地说。
早在2006年进行博士论文研究时,付新华就发现,自己饲养的萤火虫以淡水螺为食。
“当时,我在水稻田里发现了雷氏萤幼虫。”付新华回忆说,“那时我就在想,它为什么会生活在稻田里,食物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付新华开始观察实验室饲养的雷氏萤。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实验箱中的淡水螺数量在减少。“一定是雷氏萤幼虫把它当成了食物!”付新华心想。
不过,当时的条件还不允许付新华开展大规模的定量实验。
直到2008年,在第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后,付新华决定将验证这个结论的想法付诸实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实验室添置了不少试验设备。”
在不到1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他饲养了1800多只雷氏萤,还饲养了静水椎实螺、环棱螺和扁卷螺等三种大小不一的淡水螺用于实验。
“实验以10天为一个周期,观察雷氏萤幼虫的捕食行为和选择性,并对此作定量评估。”付新华说。
最终,实验发现,雷氏萤幼虫喜欢吃体型更小的淡水螺。“它们最喜欢捕食的是静水椎实螺,在10天内吃掉了7只,其次是扁卷螺,最差是田螺。”付新华介绍说。
同时,他发现,雷氏萤幼虫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捕食淡水螺类的行为也会变化。通过电子显微镜,付新华还观察到雷氏萤幼虫捕食的功能性结构的全部细节。
长期从事生态学研究的付新华隐隐感到,获得的实验结果意义重大。“这些不起眼的淡水螺正好是肝吸虫的第一宿主,对肝吸虫进行生物防治时,便可以考虑利用萤火虫。”
2010年年底,付新华完成了整个实验,并向国际期刊《无脊椎生物学杂志》投稿。不过,几个月后,他等来了一封拒信。
根据拒信中说明的原因,付新华又补充了幼虫的食谱实验,发现幼虫在淡水螺类缺乏的时候,可取食多种生物的尸体进行营养补充。
2012年年初,他将修改后的论文投至该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生物防治》。
不久后,付新华收到了论文接收函,而这一发现也给付新华带来巨大的动力。“我还想用水栖萤火虫来防治血吸虫病的宿主钉螺,这个意义更大!不过,这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
对萤火虫的研究让付新华很开心。他说:“我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中国的萤火虫,把所有的种类和行为都弄清楚,将萤火虫的应用价值都实现。”
《中国科学报》 (2012-06-07 A4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