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6 12:01:31
选择字号:
院士:中国明德典范
 
■本报记者 张巧玲
 
或许专业不同,或许出生时代不同,经历也各不相同,但院士的身上却有着某些共同之处:卓越的科学贡献,超群的学术智慧,严苛的自我要求。
 
以身作则 维护科研道德
 
近年来,科研诚信缺失、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为了以身作则,院士队伍通过加强自律,来维护科研道德,净化学术氛围。
 
今年2月24日,中国工程院首次举办了新当选院士培训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谢克昌向新当选院士表示:当选院士,既是荣誉,又是责任。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院士队伍科学道德建设就引起了两院学部的重视。1996年12月9日,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工程院主席团联合向两院院士发出倡议:两院院士不仅要做物质文明建设的先锋,也要当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
 
1996年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负责学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工作。主张要“净化科技环境,先清理自身门户”,并提出“从我做起,从严自律”的口号。
 
1997年,中国工程院也正式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会本着“弘扬楷模、完善制度、院士自律、社会监督”的原则开展工作。
 
随后,两院学部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院士队伍道德建设,分别颁布《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准则》等文件。
 
迈入21世纪以来,中国科学院学部还积极组织开展科学道德和科学伦理课题研究,向国务院呈报了《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基本分析和建议》咨询报告,并积极倡导推进和谐学术环境建设,推动我国科技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院士们更是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操守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发挥着表率和楷模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上指出,院士群体正是由于他们的突出贡献和良好修为,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使得院士群体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尊重。
 
哺育后学 持续领跑科技
 
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推动科学技术队伍建设,是《院士章程》中明确规定的院士的重要义务。而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与院士努力打造精干团队、持续领跑科技密切相关。
 
许多院士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具备教育学家的身份。理论化学家、教育家唐敖庆门下就有8名院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展鹏、姜伯驹以及九旬老院士申泮文至今仍活跃在基础课教学第一线。
 
85岁高龄沈家祥院士还在为本科生讲授“创新课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李家春、陈运泰、滕吉文、黄荣辉、姚振兴等长期为学生授课。
 
而许多院士更是诲人不倦,将哺育后学作为毕生的事业之一。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征镒就曾这样说道:“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培养和提携青年人才也是党和国家对院士们的殷切厚望。江泽民同志曾在院士大会上明确要求广大院士“不仅要继续在科研领域中拼搏,而且更要承担起培养年轻科技人才的历史性任务”,“大家都要把培养优秀年轻人才作为己任,把培养出优秀人才、培养出能够超过自己的人才作为最大光荣”。
 
胡锦涛总书记也殷切希望广大院士“承担起培养和提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任,建设好学术梯队,为年轻人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年轻人加快成才铺路搭桥”,要求院士们“一定要把加速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更加关注人才培养,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8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发言中指出,发展科学技术,需要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两院院士要在我国科技重点领域继续发挥关键和带动作用。他希望各位院士善于发现青年才俊,大力提携后学;多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无私奉献 为公众树典范
 
“院士”无疑是我国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是各学术领域的带头人,更是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在社会风气日渐低迷,道德环境每况愈下的今日社会,院士犹如一缕清风,以平和的心态和卓越的贡献为社会公众树立了道德的典范。
 
2003年已是91岁高龄的侯祥麟毅然挂帅担任“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面对社会各界的惊讶和议论,侯祥麟说:“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我多少岁,我觉得我有没有能力能够承担呢?当时觉得还可以,我就承担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一生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如今已80多岁高龄的孙家栋仍活跃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在总结自己几十年的航天生涯时,孙家栋说:“基本的一件事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都耕耘在地里田间,成就了“水稻三系选育术”。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合成“超级杂交稻”,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中科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同样为了化解中国粮食危机而呕心沥血。李振声最热衷的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几乎每位院士的身后都是一部攀登科学高峰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教科书”。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组织各种形式向知名院士学习,媒体的报道更是拉近了院士与公众的距离,院士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学明星。
 
今年4月4日是两院院士侯祥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及石油企业组织学习侯祥麟的科学精神。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说:“侯祥麟深谋远虑的战略意识,运筹帷幄的科技统帅才能,淡泊宁静的为人风范,都使我终身难忘。”
 
2010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的自传作序:“他们的奋斗历程,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缩影,他们的科学人生是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集中写照。”
 
《中国科学报》 (2012-06-16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