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温新红 实习生 郑毅
近几年,随着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监测污染物变化的状况,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进入公众视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近日表示,我国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但他并不讳言,新标准给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带来巨大挑战。
据悉,美国环保局率先把PM2.5列入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来世界卫生组织也引入了PM2.5,为其设定了3个过渡阶段的标准值和最终的指导值。
2012年,我国修订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国的大气环境保护战略目标是在2050年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新标准加严了PM10、氮氧化物和臭氧的浓度限值,并对空气质量分区作了调整,把三类区(工业区)取消并入二类区。
“以PM2.5为例,24小时平均限值为70微克/立方米,全国大多数城市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增加臭氧8小时的限值以后,不达标的城市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了。”郝吉明说。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致力于改善大气质量,但各国的环境、污染物不同,治理上也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中国的PM2.5一方面来自向大气直接排放的颗粒物,这与中国的燃煤量大有关;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PM2.5是由气态前体物转化而来,需要控制氨、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就中国的环境状况,郝吉明提出了建立气候友好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战略措施。
第一,淘汰落后、过剩和低端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据郝吉明介绍,空气污染很大的原因在于高污染行业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因此,现在要思考如何输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贸易化的服务类产品,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由“世界加工厂”变成“世界办公室”。而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都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煤炭的清洁、高效和可持续利用。这是要求在煤炭的利用中,永远将清洁放在第一位,并限制燃煤总量。
第三,要实行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郝吉明解释,过去我国主要关注空气污染指数(API),但实际上这只是大气环境问题的一部分。大气环境还包括PM2.5、臭氧、酸雨等污染。这些问题不是控制某一种污染物就能解决的,必须实施多种污染物协调控制的策略。
第四,建立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体系,控制机动车排放的各类污染物。
第五,建立区域联防联控的新机制联动。郝吉明说,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都证实了区域的联防联控是有效的。
最后,郝吉明再次表示,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任重道远,需要依靠科技支撑和公众的广泛参与。“PM2.5的防治仅靠国家标准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位的配合与行动,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通力协作,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7-18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