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祝魏玮 廖洋 刘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28 9:16:37
选择字号:
忆刘瑞玉院士:吃方便面只为不浪费科研时间

 
刘瑞玉(左二)生前在海南考察。苏晓杰摄
 
■本报记者 祝魏玮 廖洋 通讯员 刘洋
 
7月16日,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甲壳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刘瑞玉在青岛逝世,享年90岁。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出的讣告在刘瑞玉的名字前有长达216字的“盖棺论定”,这是对他学术成就和高尚品德的肯定。“我们读出的则是感动!”一位自发前来送行的青岛市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7月20日,刘瑞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青岛举行,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送来了花圈,前来吊唁的中外科学家以及青岛市民挤满了整个殡仪馆大院。
 
那么,刘瑞玉究竟靠什么打动了大家?
 
临终捐资百万元助学
 
在去世前的一个月,刘瑞玉捐出100万元积蓄,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奖励成绩突出的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
 
当过刘瑞玉助手多年的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相建海说,刘老家庭经济情况并不宽裕,个人生活极为简朴。儿子同时患有心脏和肿瘤疾病,儿媳也身患严重肿瘤疾病。在取得家人积极支持后,他在住院的第一天就准备好了存款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科院海洋所2011级研究生史本泽说,“我没有再合适的词语来缅怀导师了。”
 
刘瑞玉助手郭琳给记者看了一张刘老最后3个月的工作时间表。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到,癌症晚期的刘瑞玉不顾身体虚弱,依然夜以继日地参加学术会议、修改学生毕业论文、参加博士生毕业答辩等等。
 
6月14日,在他意识还清醒的时候,在“刘瑞玉奖学金”捐款委托协议上,用颤抖的手签下了名字,并在捐款时间上写下“随时”,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心愿……
 
刘瑞玉院士的事迹在网络上披露之后,广大网友纷纷称颂。在科学网上,这成为当天最热门的新闻,推荐数、评论数和点击量均位居前列;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天涯社区等公众网络空间上,人们均表达哀思,纪念这位高风亮节的科学家。
 
网友Muxumuxu在科学网论坛上评论:“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事,少些算计少些计较,方能长寿方能给别人留点念想。学习了。”
 
博主胡石建写道:“他是一位非常令人敬佩的科学家,不论是学识、科学精神还是待人接物。昨天见到他的那一刻,不禁泪下。一个横跨两个世纪、经历九十载风雨的老人,他是如何看这个世界的呢?或许只是对世事的淡然和对科学的追求吧。”
 
两岸科教界人士也纷纷撰文,缅怀刘瑞玉。台湾水产出版社社长赖春福认为:“哲人已远,典范长存。”山东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主任陈国文写道:“先辈无私的精神激励鞭策着后人,即是永驻于心间不败的生命。”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在网络上号召大家向先生学习……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专门作出批示:“刘瑞玉院士事迹十分感人,要号召全院学习刘瑞玉院士心系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
 
与时间赛跑的“村长”
 
在刘瑞玉的办公室里,除了满满的17柜书籍和满桌的科研资料外,还散落着各种获奖证书和奖牌。有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代表甲壳动物学研究最高荣誉的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
 
相建海却说,这位取得巨大科研成就的老头儿是最最普通的人。
 
相建海刚来研究所时就听说这里有一村“渔民”,“村长”就是刘瑞玉。“搞海洋生物调查要常出海,那时考察船条件差,连个顶棚都没有。而底栖生物都是在泥里,一网泥打上来,刘瑞玉带头顶着太阳或是在寒风中将标本分拣出来。”
 
一次,刘瑞玉凌晨4点带着几位刚来中科院海洋所的博士生赶潮,漆黑的码头离小船还有很远的距离,刘瑞玉第一个跳了下去。那年他68岁。
 
刘瑞玉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有个习惯,午餐只吃一包方便面,因为怕浪费科研时间。他吃得十分开心:“发明方便面的人很了不起,这么方便,还有很多不同口味,我很喜欢。”
 
这一习惯持续了20多年,直到家人和同事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坚决要求他回家吃饭才作罢。
 
2004年起,刘瑞玉联合全国40多位专家编著《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并于2008年出版。《名录》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海洋物种最新的“户口簿”,因此很多人把刘瑞玉称为“为海洋生物上户口的人”。2011年,他主持该《名录》的修订工作,是年89岁。
 
他将荣誉让与别人
 
刘瑞玉有很多绰号,除了“村长”、“方便面院士”外,还有“活化石”。这表达了学生们对他的尊敬之情。
 
自上世纪末开始,海洋生物分类学面临后备人才不足的窘境。在研究所的支持下,刘瑞玉拿出了本可以作为改善自己工作和生活补贴的院士基金,聘请了多名已经退休的海洋生物分类学专家,联合指导年轻科学家和研究生。
 
中科院院士郑守仪在参加刘瑞玉的追悼会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返聘专家并不在乎每月1000多元工资,而是为刘瑞玉先生培养人才的执著精神所感动和本身对海洋科研的热爱。”
 
在我国海洋水产科学研究和发展历史上,经历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以海带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第二次是以对虾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第三次是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贝类养殖浪潮。刘瑞玉是第二次浪潮发生发展的引领人之一。
 
自1952年起,刘瑞玉每年春夏之交,通过海上调查、水族箱饲养昼夜观察,首次掌握了中国对虾生活史和繁殖特点。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虾产量突破20万吨,我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一虾类产业大国,刘瑞玉功不可没。
 
1986年,在他的建议下,中科院海洋所决定引进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幼苗进行研究。该所在我国首次取得人工植精、育苗和养殖的成果。伴随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这一成果使我国创下对虾养殖产量、出口量、育苗量三个世界第一。这一成果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但在申报奖项时,刘瑞玉却将荣誉让与他人。
 
相建海说,他就是这样甘为人梯,奖掖后进,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
 
“三位一体”的期待
 
其实,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群体中,像刘瑞玉这样关心教育心系青年人成长的科学家并不少见。
 
2004年,两院院士师昌绪将获得的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部分奖金50万元捐赠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作为优秀研究生的奖学金;2007年,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将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作为学生助学基金;2011年,中科院院士陈国良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次性捐资40万元,设立“陈国良院士奖学金”……
 
有网友近日在科学网博客上撰文表示:“我们需要像刘瑞玉院士等这样心系科教的典范,更需要促使大师们与科研、教育机构密切互动的机制。”
 
网友林松清表示:“一代大师一个接一个走了,剩下的,谁可以成为大师?”
 
如何把科研、教育和高级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
 
6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两院院士明确提出:“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
 
多年来,中科院一直探索利用中科院系统内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依托以广大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科学家的智力优势,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和培养工作中科研课题的前沿性及针对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建校伊始就开始了中科院大师和科大教育的融合,高等数学授课教师就有华罗庚、张宗燧、吴文俊、张素诚、关肇直、秦元勋等;普通物理的授课阵容为:吴有训、严济慈、钱临照、张文裕、陆元九……“大腕”云集。
 
从那时起,中国科大学生就有了和他校学生迥异的习惯:提前数小时前排占位。他们中产生了数十位院士和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近年来,中国科大加强了依托中科院各研究所办学(“所系结合”)力度。自2009年3月起,已联合科研院所举办了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等11个科技英才班,致力于培养未来15~20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
 
近期,中科院党组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也明确提出了学部、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组织构架,大力推动科教结合的深层次探索,以期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提供经验。
 
白春礼近日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由院士群体组成的中科院学部,将进一步承担全院学术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加强对中科院学术委员会系统的统筹协调。中科院正在建立全院重要科技决策听取学部咨询意见、学部参与院级科技评估工作的程序和机制,进一步加强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对学部工作的支撑。
 
目前,在“所系结合”这一传统模式的基础之上,中科院联合上海市政府,正积极筹建上海科技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日前也经教育部批复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即将推出科教深度结合的新一轮改革尝试。据了解,中科院的这两个新举措,就是要依靠以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群体,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显然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学历教育。
 
我们期待科教融合的真正到来,相信那时我们不仅可以回答“钱学森之问”,还可以迎来科研的大繁荣。
 
《中国科学报》 (2012-07-28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超大容量变速抽蓄工程进入机电安装阶段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FC碰碰胡老虎机法典-提高赢钱机率的下注技巧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