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下乡 羊肥牛壮 |
甘肃省科协“科普进藏区”行动小记 |
|
■本报记者 刘晓倩
10月初的甘南,黄绿是主色调。随着科普车队穿过群山,越过溪流,眼前的藏羊、牦牛、帐篷越来越多。这意味着记者一行进入了纯牧区,也是此次“科普进藏区”的第一站——甘肃甘南州夏河县科才乡。
正在开展的甘肃省“双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科才乡是甘肃省科协的联系点。
这里南邻四川、西界青海,平均海拔3260米,全乡98%的人口为藏族,是一个纯牧业乡镇。2011年,这里的年人均收入只有2100元。经过甘肃省科协一年半的科技帮扶,科才乡有了可喜的变化——预计今年人均收入可达到3680元。
科学养畜遭遇困难重重
每年12月底至3月初,这里的羊都要过零下十几度的“春乏”关。过去,因为没有圈养牲畜的传统,很多弱小的羊只难以过冬,平均每家会因此冻死5只羊。过“春乏”关相当于损失掉一家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而当地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场,近些年也面临着载畜量过大的压力。
针对实际情况,甘肃省科协聘请来自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甘南州畜牧科研所的18名专家组成科技专家服务团,提出了人工种植草场、搭建暖棚、改善品种提高出栏率等方案。
可是,在实施过程中,这些方案却遭到牧民的反对。科才乡党委书记索南坚措到牧民家做工作,得到的答复往往都是否定。
“这里到处都是草,为什么还要种草?”
“我们世世代代都没有在暖棚里养羊,为什么要花几乎一年的收入建暖棚?”
示范效果让牧民折服
“牧民看不到效益,动员工作没有效果,我们就找党员做示范。”索南坚措说。
在示范过程中,甘肃省科协捐资建设了标准化暖棚28座,为贫困户引进种公羊62只,同时实施人工种草补饲示范,建立高产人工草地示范区200亩。聘请来的专家还在当地开展了牦牛、藏羊疾病防控与安全生产,提早出栏技术指导等一系列科学养畜示范。
58岁的贡保才让东智一家是当地第一个吃“科学螃蟹”的。去年,甘肃省科协组织牧民代表到青海省海北州培训考察,他的儿子贡保才旦参加了培训。
“去青海一趟,儿子的眼界开阔了,带回了很多科学的养畜方法。我们家是全村第一个盖暖棚的,60只羊安全过冬。前天,我们家又买了150只羊。”从老汉脸上的笑容看得出,他们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经过示范,暖棚里的羊群不仅全都过了“春乏”关,还个个膘肥体壮。现在,牧民们都自己来找索南坚措,要求学习科学养畜技术。
组建合作社组团致富
草场上,一群蓝顶小屋格外醒目。此处是甘肃省科协援建的扎西念智合作社,也是羊儿们冬天的家。车停在门前,两位藏族老汉早已等候在此,他们是科才乡其莫村的牧民道布和赞布宁村的切尖措。
甘肃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杨新科拉着道布的手问:“合作社今年的效益怎么样?”
“好得很。”道布热情地把记者一行迎进大门。
用砖头垒成的羊舍围成一个正方形的院子,里面堆着从人工草地上收割的草料,供羊群过冬。
杨新科告诉记者:“为了解决牧民的困难,科协帮助科才乡成立1个农村专业协会,建立1个科普示范基地,推动6个具有合作雏形的联合经营家庭户向合作社成功转型。同时,动员吸纳36户贫困牧民加入到协会、合作社中,统一服务,组团发展,探索‘牧户+协会+合作社+科研院所’运行模式,指导协会、合作社实现规范化建设。”
“合作社以牛、羊、草场等形式入股,平均每户每年能分到80至100头羊,大大提高了牧民的收入。预计今年我们乡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3680元。”索南坚措说。
下午3点,记者来到科才乡寄宿制小学,刚进校门就听见操场上传来的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声。
甘肃省少数民族科普队组织的科普大篷车早已准备就绪——有3D立体展板,有地震逃生模拟,还有专家进行科普讲座、科技咨询,赠送科普图书等等,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当属机器人表演。
35岁的藏族小伙金巴来接孩子放学,也不由得被机器人吸引。他对记者说:“希望孩子多学习科学知识,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而接下来,科普大篷车还将奔赴夏河县桑科乡、王格尔塘镇继续开展科普活动,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甘肃的每个角落。
《中国科学报》 (2013-10-09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