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碳排放交易机制理论进展和实证经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
|
“碳排放交易机制理论进展和实证经验”国际研讨会于10月10日至11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召开,来自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的学者和我国学者70多人,就碳排放交易理论和交易实践进行了专门深入的研讨。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与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SI)共同主办,中科院政策所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会议主席为中心主任范英研究员和德国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Wolfgang Eichhammer博士。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重要的减排政策工具,可以在有效控制排放总量的同时降低减排成本。美国、欧盟、新西兰等国家已经率先开始了碳排放交易的实践,取得了宝贵的实证经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学术界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研究方兴未艾。德国的Wolfgang Eichhammer博士在致辞中强调,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和成功经验,但在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其他已经存在的碳交易市场的经验和教训,提倡国内外学者就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交流与合作。
我国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湖北和重庆等七个省市开始了碳排放交易的试点。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孙成永副司长在开幕致词中指出,中国当前面临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形势,而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用于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建设,但是仍然亟需加强相关机制和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杨烈勋处长在致辞中谈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我国的有效推行,需要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的支持,以科学研究促进我国减排行动是国家基金委的资助重点领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何建坤教授在大会报告中,阐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立场和务实行动,指出了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本次国际研讨会重点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中国碳排放交易的实践、国内试点省市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碳排放交易机制效果评估、减排成本、国际现有碳市场的经验总结、排放权交易机制与低碳技术投资、碳排放交易的社会经济影响、碳交易市场规制、碳排放交易机制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
何建坤教授指出,世界能源供应和需求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能源供应中心正转向美国和非洲,能源需求中心正转向亚洲,世界能源价格在未来将持续高位波动。对中国来说,变革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追求低碳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第一步是实现工业转型,并在总能耗和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前,首先推进工业部门能耗和碳排放峰值的到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Frank Jotzo博士从国际视角谈到我国碳定价的设计问题,比较了固定价格、设置价格上限和下限以及市场定价几种定价方式的优缺点。Wolfgang Eichhammer博士从成本有效性的角度评估了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并提出基于技术的减排成本估计有助于企业做出碳减排决策。
围绕中国碳排放交易机制设计与试点进展,复旦大学张中祥教授将中国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就我国采用基于市场机制的减排手段以及制度设计和实施等问题发表了意见。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沈波博士介绍了美国加州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对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启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周宏春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解决的制度问题”的报告,提出了从能力建设入手,逐步实现真正市场化的交易机制的“三步走”路线图。清华大学的张希良教授、天津气候交易所的邓羽腾博士、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王文军副研究员和武汉大学的齐绍洲教授分别介绍了北京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思路、天津气候交易所关于配额分配的研究、广州排放交易试点和湖北排放交易试点的建设情况。
围绕排放交易机制评估与设计问题,法国的Joachim Schleich教授采用一个全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行业减排目标对全球钢铁行业的竞争性和碳泄漏的影响,表明减排过程将对企业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范英教授讨论了在统一碳市场下的部门覆盖范围问题,比较了不同覆盖范围下的成本有效性问题。澳大利亚的Regina Betz博士对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和配额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新西兰的Suzi Kerr博士从新西兰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经验出发,讨论了减排责任、配额分配、与其他市场的联系以及面临的挑战等若干问题。德国的Vicki Duscha博士做了题为“上游排放交易市场及其在政策组合中的作用”的报告,并以建筑部门为例,说明了上游排放交易市场是对减排政策的一个重要补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周鹏教授介绍了一个省级排放交易机制模型。清华大学滕飞副教授采用一个部分均衡模型研究了关键排放部门的配额分配问题,并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部门减排量。
围绕减排成本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关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减排潜力和成本评估方法、碳排放市场的定价问题、行业减排潜力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德国的Tobias Fleiter博士和Maarten Neelis博士、中科院的朱磊博士、许金华博士以及青岛科技大学的李长胜博士分别报告了关于行业减排成本的实证研究成果和模拟碳排放交易的工作。
围绕排放交易机制的实证发现和碳市场规制主题,德国的Barbara Schlomann女士、天津大学的杨宝臣教授和杜慧滨副教授分别就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和能源效率目标之间的互动性问题、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碳税的作用以及二氧化碳价格的影响因素等重要问题进行了交流。德国的Jan Kersting先生、复旦大学的吴力波教授、哈工大管理学院梁大鹏教授和中科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蔡圣华副教授分别讨论了不同谈判环境下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排放转移机制、碳排放交易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问题,以及碳交易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关于排放交易机制在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关键行业的减排技术潜力和路径、企业排放情况报告和审计、后京都时代的排放交易机制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清华大学的温宗国副教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苏明山教授、德国的Hans-Joachim Ziesing博士分别做了报告。
最后,围绕“排放交易机制的未来发展”专题,德国经济研究所的Anne Schopp女士、新加坡能源研究所的苏斌博士、欧洲经济研究中心的Sebastian Voigt博士和德国生态研究所的Benjamin Görlach博士主要讨论了碳市场的稳定机制、发展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碳市场交易机制、中国国家碳交易市场的设计问题以及碳交易市场和其他市场工具的政策组合问题。
本次会议上,在各位专家分别做学术报告之后,特别设计了会议的讨论环节,各位报告人就各个专题分别回答了听众的问题,大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交流。
会议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所范英研究员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重大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我国统一碳市场建立的条件、机制设计与社会经济影响分析”,这次会议是项目开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国际交流活动。会议主要交流成果,将在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发表在国际SSCI收录的期刊上,范英研究员和Wolfgang Eichhammer博士担任客座主编。